2024年06月12日

补短板 铸安澜

——荆州水利项目建设现场踏访

长江荆江段水清岸绿,生态廊道建设美景已经显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肖敏 摄)

荆州市万城闸拆除重建工程于4月10日正式通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肖敏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通讯员 周栎 崔昊 高琼

6月6日,荆江大堤万城闸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紧张忙碌景象。

这里是荆州区太湖港灌区入水口。沮漳河水自北向南流淌,通过引水总干渠进入荆州区、沙市区、纪南文旅区,为38.5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万城闸就像一道“总开关”,屹立在总干渠首,控制着来水流量,成为荆州城区一道防洪屏障。

万城闸始建于1962年,经过60多年运行,主体建筑出现多处裂缝,近些年险情不断。2023年10月,万城闸拆除重建,成为荆州市长江涵闸除险加固工程6个子项目之一。

太湖港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人称,新的万城闸主体建筑接近尾声,目前正在推进道路恢复、安全防护、园林绿化等工作,预计10月份全面完工。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近年来,荆州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水利工程补短板工作,确保“江河安澜、湖泊安全、社会安宁、人民安康”。

江河堤防加固忙

四十五处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荆江北岸龙州段,大型货运船舶来来往往,江水一浪接一浪地拍打着岸线。两艘满载石料的大船泊在岸边,通过挖掘机一块块将石料抛入江中。

龙州垸岸线近10年多次崩塌,距离龙州垸圩堤最窄处仅剩5米,严重威胁民垸堤防安全,加固工程迫在眉睫。该段被纳入长江三峡后续工作荆州三期河道整治工程,今年4月正式开工,预计本月完成水下抛石,10月份汛后实施护坡工程,避免发生滑坡和崩岸情况。

沙市洋码头附近,刚整治结束的柳林洲岸线旧貌换新颜。“这段岸线过去码头林立,修建了不少挡土墙,影响行洪安全和岸线生态。码头取缔后,固废垃圾成堆。”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直属分局主任工程师陈合说,去年3月以来,柳林洲段水下加固长度3903米,新建生态护岸1767米,沿岸草木苍翠,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荆州江河湖泊众多,堤防总长3738.7公里,其中荆江大堤、长江干堤、荆南四河堤防等江河堤防约占一半。经过排查整治,目前全市45处崩岸、脱坡、塌陷等隐患已基本消除,11处堤防明口工程已复堤至原堤顶高度。

盐卡泵站建成投用

城区有望不再“逢雨看海”

位于经开区的盐卡泵站,是荆州中心城区的一道重要出水口,今年4月建成投用,覆盖经开区宝莲片区以及沙市城区、沙市农场、岑河镇、锣场镇等5个排区,排区面积超过190平方公里。

长期以来,沙市区、经开区涝水主要通过豉湖渠、西干渠下泄,经四湖总干渠、洪湖注入长江。每逢汛期,外江内湖长时间保持高水位,导致城区排涝不畅。

盐卡泵站被纳入全省水利补短板重点项目,于2019年正式开工建设。泵站设计排涝流量为55立方米每秒,确保经开区宝莲片区和沙市城区、沙市农场等中心城区达到20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尽的排涝能力。

荆州市四湖工程管理局盐卡水利工程管理所负责人说,盐卡泵站建成投用,将有效缓解荆州中心城区的排涝压力以及北方长湖的防汛压力,“逢雨看海”有望成为历史。

半路堤泵站扩建

四湖流域排涝标准提升

荆江九曲回肠,荆州8个县市区分列两岸。进入汛期以来,各县市区水利项目建设你追我赶。

走进监利市半路堤泵站施工现场,只见主体建筑已进入尾声,站房内主要设备已安装完毕,工人正忙着调试,预计4个月后即可完工。

半路堤泵站属四湖流域排水系统中的一级泵站,担负着监利市四湖总干渠、西干渠以南、洪湖主隔堤以西406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受益范围包括监利城区、工业园区、红城乡、毛市镇、汪桥镇、程集镇等6个区域。原泵站经过40多年运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于2022年拆除扩建。

该项目总投资3.26亿元,扩建完工后流量可达168立方米/秒,监利城区排涝标准将达到20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除,农田达到10年一遇三日暴雨五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有效改善监利市排涝能力不足、防洪标准偏低等问题,对完善四湖中上游排水系统有重要意义。

荆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称,全市27处大中型泵站已经完成检修并试车运行。

--> 2024-06-12 ——荆州水利项目建设现场踏访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7023.html 1 补短板 铸安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