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

双向奔赴,中试链条正向循环

——《架起“中试桥” 穿越“死亡谷”》引出的话题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中试平台建起来,需要政府以“有形之手”聚拢资源。中试平台用起来、出成果,往往要靠市场以“无形之手”配置资源。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武汉纳入备案管理的中试平台共156家,其中依托企业建设94家,依托高校院所建设46家。

如何让中试平台在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发展?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武汉多家中试平台,探寻政产学研用各方合力推动中试链条正向循环的路径。

延长链条,深度服务中试流程

6月6日10时,武汉中关村硬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海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房间内,对即将量产的某型车载屏幕进行测试。

这个房间名为“1米法半电波暗室”。这是武汉中关村硬创空间新近添置的,专门用于对电子产品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兼容能力进行检测,价值超过1000万元。

武汉中关村硬创空间于2022年3月落户武汉,计划分3期投入1亿元资金采购各类设备,打造武汉智能制造中试服务平台。

海微科技主要研发生产汽车电子产品,企业位于武大科技园,与武汉中关村硬创空间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在身边就能找到中试平台,有效压减了企业的研发成本,为产品高效通过主机厂认可、顺利投产提供了重要支撑。”公司测试负责人说。

武汉智能制造中试服务平台由武汉中关村硬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运营。公司董事长助理李月介绍,平台拥有中试快制、检测认证、信息存储和安全测评、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模块,服务链条从技术构想延伸至产品营销,可帮助企业实现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两年来,中试平台累计为省内外200多家企业提供近2000次技术服务,实现营收超过9000万元,带动服务对象创收超过100亿元。

发展势头良好,但收取中试服务费用并不是武汉中关村硬创空间的“终极目标”。“服务链条足够长,是我们区别于垂直细分中试平台的最大特点,也是我们的独有优势。”李月说,通过深入挖掘每一项技术、每一款产品的价值,平台以投资参股、代理产品等形式与服务对象形成深度合作,达成更具价值的双赢。

李月介绍,今年该公司将继续投入近3000万元资金采购设备,打造平台三期。建成后,武汉智能制造中试服务平台将成为中关村硬创空间集团综合实力最强的中试、检测认证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湖北及周边地区企业。

开放共享,实现“自我造血”

斗转科技园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成立6年来,园区专注于一件事——推动北斗应用产业链在武汉大学周边形成。

2020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成功,北斗产业发展迎来窗口期。

北斗能干什么?它与人工智能、5G等产业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回答这些问题,要靠中试。”斗转科技园总经理邱锦说。

2022年,由湖北领创北斗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鸣飞伟业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地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成立的北斗创新应用中试平台及北斗跨域通导遥一体化中试基地,落户斗转科技园。5家共建单位中,2家为民营企业。

目前,鸣飞伟业自主研发的某型多目吊舱正在中试基地进行熟化,未来有望成为该公司的拳头产品。

“没有中试平台,这款产品不可能在两年内从概念变成产品。”鸣飞伟业中试负责人于涛说,平台对于科研成果转化的保驾护航是全方位的,“在平台上,我们能找到刘经南院士这样的顶级专家为技术和产品路线进行指导,也能找到赛宝实验室、地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研究院这样的顶尖测试机构,对产品技术水平进行标定,园区还能为好技术、好产品提供跨行业的对接机会。”

经过中试平台不断改进提升,多目吊舱即将实现量产,有望在边防巡查、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领域大展拳脚。

北斗中试基地惠及的企业,还有和鸣飞伟业同在斗转科技园的诸多“邻居”。

目前,武汉思众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为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多光谱平台迭代升级。公司商务负责人张常说,把设备送到广州进行测试,综合成本约每台3000元,这对售价3万元出头的设备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得益于北斗中试基地,产品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测试,综合成本仅为每台几百元。”张常说。

过去两年间,北斗中试基地累计服务18家企业的数十款产品,实现收入约600万元。邱锦认为,基地市场化运营,既为企业降低产品研发成本,也让平台实现“自我造血”。

多方协同,激活平台最大效能

“近年来,武汉市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中试平台建设,分类给予经费奖补与资助。多数中试平台已建立完整的服务流程及内部激励机制。”武汉市科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3月,武汉市成立成果转化中试平台联盟,首批50余家会员单位都是在武汉市科创局备案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单位。

技术和产品要在中试平台上实现高效率转化,“有形之手”的助力仍不可或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魏翔教授心肌旋切技术“梦想照进现实”的故事印证了这一点。

魏翔教授团队与民营企业奥绿新携手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在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省科技厅协助申请了科技部“数字诊疗专项研发项目”;武汉东湖高新区与奥绿新共建了湖北省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汇聚技术资源和金融资源,保障项目全力推进。

“依托企业建设的中试平台,在运营过程中要充分整合资源,各方协同发力激发平台最大效能。”邱锦说。

邱锦介绍,未来,北斗中试基地将聚焦北斗产品质量提升、数据及产品标准化、检验检测资质拓展、优秀人才培养、政策牵引指导等方向深挖潜力,用好省地震局、武汉大学、工信部赛宝实验室等参建各方的优势资源,赋能更多中小企业成长。

李月说,武汉中关村硬创空间启动运营以来,不时有企业持“湖北科技创新券”购买中试服务,“企业购买服务,政府给予补贴,对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企业研发创新具有积极意义,这是政府部门为中试平台保驾护航的生动体现。”

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无论依托企业还是高校院所建设,市场化运营是中试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有形之手”可以有条件介入,但支持平台发展的方式要从“撒胡椒面”变为“精准施策”,“政府相关部门要紧盯自身优势产业,对于着重服务这些产业的中试平台,在企业孵化、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给予支持。”

--> 2024-06-11 ——《架起“中试桥” 穿越“死亡谷”》引出的话题③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6826.html 1 双向奔赴,中试链条正向循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