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0日

古韵屈乡 非遗焕新竞芬芳

在宜昌端午市集暨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非遗创意工坊体验区,市民们包粽子、画蛋、编五彩绳,沉浸式感受非遗技艺。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高伊洛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上午,2024宜昌端午市集暨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夷陵广场启幕。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项(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国家级21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发现,宜昌非遗正以更加有趣的方式融入“诗意日常”。

“手形应该这样……”活动现场,来自西陵区的宜昌彩陶传承人侯美玲正指导市民揉泥、拉坯、描图,体验彩陶制作工艺。侯美玲介绍,作为“宜昌三宝”之一的宜昌彩陶,制作技艺起源于两三千年前的大溪文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宜昌彩陶远销海外。后在时光流逝中,宜昌彩陶经历一段沉寂期。

近年来,侯美玲和伙伴们以彩陶文创为突破口,寻求传承创新蹊径。如今,制作的彩陶冰箱贴、彩陶矿物盐灯、彩陶茶具、彩陶萌宠摆件等文创产品,受到人们喜爱。

活动现场非遗创意工坊体验区,6岁的孟子轩刚编好一个五彩绳,向妈妈炫耀。“让孩子在体验中感悟非遗,记忆才会深刻。”这位妈妈说。

“宜昌端午有编织五彩绳的习俗。”西陵区气象台社区党委书记周蓉丹介绍,五彩绳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具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是端午节特有的民间手工艺品。

“在我们社区,非遗体验常态化开展。”周蓉丹说,社区联合社会组织定期举办各类非遗体验活动,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融入居民生活。

泡茶、奉茶,观汤色、闻茶香、品茶汤……在雅韵茶馆赏艺区,不少市民正在体验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

长盛川青砖茶距今有600余年的历史。2022年,“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长盛川第十九代传承人何建刚介绍,数百年传承,长盛川青砖茶保留了渥堆、发酵等77道工序。“通过口传心授,手把手演示,让传承人群体在实践中掌握技艺要点,做到技艺传承不走样。”

近几年,长盛川建设了青砖茶功能性研究实验室,在生产工艺、智能制造、生物发酵等方面不断创新。同时,利用“非遗+文创”打造更加个性化、时尚化的青砖茶,推出橘颂等国潮风文创新品、“巧克力茶”“纽扣茶”等轻量级产品,以及“青砖拿铁”等新式茶饮。

线下活动精彩,线上体验同样吸粉。

“扫二维码参与,便有机会赢取各类端午奖品。”一款“乘风破浪的‘粽状元’”小程序游戏,备受青睐。

记者扫码体验线上划龙舟乐趣:手指上下滑动,控制龙舟躲避障碍物;途中拾取锦囊,回答问题即可获状态加成;龙舟行驶距离生成游戏积分。

这款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游戏,是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新打造的一款“非遗+数字化”互动产品。

借助新媒介和数字化技术,古老非遗正在不断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

--> 2024-06-10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6775.html 1 古韵屈乡 非遗焕新竞芬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