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通讯员 晏久顺 赵贞贞 实习生 熊肖羽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中试是科创成果的必经环节,也是跨越创新“死亡谷”的重要跳板。
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武汉锚定建设支撑中部、辐射全国的中试服务及概念验证高地,政产学研多方携手,悉心涵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土壤。
如何突破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怎样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贴得更紧?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了武汉三镇多个中试平台的运作机制。
伶仃洋上不“伶仃”,多方共探“无人区”
如何实时监测汪洋大海上大桥缆索的健康状况?面对这一产业无人区,坐落于江岸区的中交二航局携手武汉理工大学,给出了一份有力的回答。
5月31日,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内,研究人员忙碌如常。千里之外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深中大桥)上,“汉产”传感光纤正将大桥主缆内的数据实时回传。
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主缆是每一座悬索桥的“生命线”,但是长期以来,普通传感器无法感知海上复杂环境对缆索健康状况的具体影响,制约着后期的维护优化。
“2020年的一次论坛上,团队负责人介绍的最新光纤传感技术,让大桥承建方之一中交二航局看到了破局的希望。”该中心副主任范典说,团队研发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可像神经网络一样植入到设备、设施中,凭借大容量、长距离优势,已在石油石化、高速公路等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应用。
将传感光纤和桥梁缆索结合,既是全球首创,也遭遇了一系列难题。怎样将脆弱易断的光纤塞进紧密编织的缆索中心?怎样让1.8万个监测点在大风大浪中,长期保持正常工作?
“这些在实验室内难以想象的技术挑战,在中交二航局桥梁智能建造中试基地都有了答案。”中交二航局技术中心总经理田唯介绍,在江岸区支持下,借助基地内一系列专业制造设备和工程师团队,双方迅速造出了十多米长的智能缆索样品,“在测试完成后,我们马上通过下游生产商,将新产品付诸实用。”
“通过智能缆索,我们第一次观测到缆索内部温度场、湿度场的变化,非常震撼!”范典说,联合团队正在研发对应的算法模型,可为未来缆索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在武汉,智能缆索的成功并非孤例。无论是得益于政策引导,还是出于商业布局,越来越多的中试基地正在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全省首家光电产业概念验证中心——湖北光电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在光谷正式成立,将打通光电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
九峰山实验室已构建起全球最先进的化合物半导体工艺、检测基础设施,上百个项目在科研和中试平台上同时运转;
通过与多家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在电池材料、气凝胶、纳米功能涂层等领域取得突破,多项技术实现产业化。
如今,武汉市备案的中试平台已达156家。其中,4个重点平台去年的中试服务营收超亿元,有效支撑了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科技红娘”搭“鹊桥”,研发、落地一线牵
中试平台成功与否,整合能力是关键。只有高效率整合各环节,才能不断降低科研人员与工程师的沟通成本,提升成果的转化成功率。
5月20日,2024“光谷造”系列活动——中试平台供需对接专场上,湖北江城芯片中试服务有限公司再度斩获一批合作意向。
“得益于多方宣介,成立2年多来,合作伙伴已遍及省内外,业内影响力不断提升。”该公司副总经理汪松说,其主要客户为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团队和中小型企业,“一旦他们设计出芯片,我们就能提供从试制、量产到推向市场的一站式服务,大幅缩短芯片成果转化周期。”
平台设立之初,经光谷“科技红娘”牵线,一家省内客户带着高性能“感算一体”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开发需求找上门来。
在芯片行业中,高企的流片费用是芯片落地前的一大“拦路虎”,中试产品的报价常为成熟产品的5倍以上。
依托成熟的芯片生产线和自行购置的工艺设备,江城中试公司逐步构建起“大线+小线”的运营模式,将订单化零为整,大幅降低客户中试流片价格,还能满足新型存储器芯片、传感器芯片、高性能算力芯片等多方面的流片需求。
此外,平台配备200余人的专业团队,涵盖设计服务、工艺研发、产业建设和工厂运营等领域。这些团队与上游研发、设计方零距离、专业对接,加速产品落地。
“产品价格降下去、沟通质量提起来,合作方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汪松介绍,目前,12英寸集成电路中试线已迭代十余款产品,其中三四款产品走向市场,去年营收达2.5亿元。
从口口相传的产业地图到技术经纪人的靠前服务,研发与落地间的“鸿沟”在中试平台被一步步缩短。
今年2月,武汉科创服务平台“武创通”上线,汇集全国160余万家科技企业、80余万名科技人才、240家高校院所、4.8万家投融资机构的数据信息,同时征集武汉6500余条科技成果,导入1200余名技术经纪人信息,发布320余条企业技术需求。
“‘武创通’的建立,将进一步破解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引导更多科研成果、产业需求走向中试平台。”汪松说。
从“1”到“100”,“中试+”服务再升级
近几年,武汉市陆续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科技计划体系改革优化方案》《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备案管理办法》,对中试平台建设给予多方面支持。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又该如何借力中试平台这一载体,深度激活上下游活力?
“让中试不只停留于中试,在合作机制上,我们还有很多的共赢渠道。”范典建议,对于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平台运营公司可选择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研发团队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孵化、运营成果,从而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
针对中试平台亟需的复合型人才团队,田唯建议,政府可出台针对性鼓励政策,引导平台公司招引包含市场营销、数据分析等领域人才组成的多元运营团队,助推中试平台真正实现市场化运营。
如果说高质量的技术孵化实现的是“从1到10”的跨越,那么打通产学研、集聚产业链,则是完成“从1到100”的关键步骤。
“不少高校配有完备、先进的测试线,但多数仅用于科研试验。由于缺乏专业团队运营,其设备维护也不理想。”汪松说,通过模式创新,未来高校实验室或可与专业机构合作,以托管运营的模式,利用科研任务以外的剩余能力服务中试市场,实现双赢。
针对中试后的量产导入环节,汪松表示,中试平台的布局、成长同样需要当地产业生态的支持。尤其在芯片行业,中试与量产都涉及大量的工艺参数调试,须与代工工厂进行长期磨合。如果两个环节脱节,完全不同的环境下分别完成,必将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今年3月28日,武汉成果转化中试平台联盟在汉成立,首批来自高校、研究院、企业的40家单位加入中试平台联盟。他们将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打造“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中试产业创新模式,助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多方联手“中试+”服务,武汉有望为科技出圈、创新破壁找到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