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8日

热爱 坚守 传承

——记青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谢思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咏黄梅,爱黄梅,黄梅戏曲发源地呀,咿呀呀嘚喂……”

6月5日,黄冈市2024年非遗宣传惠民展演在黄州赤壁公园举行。国家一级演员、黄冈市艺校教师、黄梅戏省级非遗传承人谢思琴登上舞台,接连带来《黄梅飘香》等两个节目,精彩表演赢得观众掌声阵阵。

台下几位细心的戏迷发现,上下舞台的时候,谢思琴是一崴一崴的。原来,她一周前排戏时右脚不慎严重扭伤。

“只要有机会推广传播黄梅戏,这点伤痛不算什么,我不能让戏迷们失望。”幕后化妆间里,谢思琴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语言温婉如轻风细雨,却坚定而充满力量。灼灼目光里,洋溢着她对黄梅戏艺术的真挚热爱和执着追求。

因为热爱,执着追梦

谢思琴,1981年出生在盛行黄梅戏的安徽省枞阳县农村。从小耳濡目染,生性聪颖、嗓音甜美的她,显示出了过人的戏曲天赋。

1994年,谢思琴考取安徽黄梅戏学校表演专业。1998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安徽枞阳县剧团。为提升技艺,她省吃俭用,把微薄的工资收入大都用在了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类比赛上。

这期间,谢思琴勤学苦练,主演了黄梅戏“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中的大量传统剧目,专业能力得到长足进步。2006年5月,她受聘于安庆市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走向更加广阔的艺术舞台。2007年,在中国首届黄梅戏青年演员大奖赛中,她一举摘获全国“黄梅之星”称号。

黄梅戏,源于湖北省黄冈黄梅县的采茶歌,其根在黄冈,“娘家”在湖北。2008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响应“振兴黄梅戏”战略号召,引进优秀人才。谢思琴脱颖而出,被引进调入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工作。

加入省黄梅戏剧院后,谢思琴以甜美的音色、韵味浓郁的声腔、细腻传神的人物刻画及充满激情的表演,很快成长为剧院的业务骨干,成为继杨俊之后省黄梅戏剧院的当家花旦、知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张辉的“黄金搭档”。

来到黄冈后,谢思琴先后主演了黄梅戏《李四光》《东坡》《李时珍》《活字毕昇》《天仙配》《双下山》《大别山母亲》《槐花谣》《美人》《铸魂天山》等10多部原创和改编大戏,并屡屡摘获各类大奖。

湖北省首届地方戏表演一等奖、第十届楚天文华表演一等奖、第十一届湖北省戏剧牡丹花大奖、央视“盛世黄梅”全国专业院团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金奖……一张张获奖证书,见证她洒下的汗水和进步的足迹。

20多年执着追梦,无怨无悔。如今,谢思琴已成为国家级非遗黄梅戏项目湖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并当选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等,成为中国黄梅戏的“第四代金花”。

坚守艺术,精心求索

来到黄梅戏的“娘家”,谢思琴扎根荆楚沃土,进一步在艺术上锤炼精进。同时,不断探索黄梅戏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的新路子,矢志求新,取得了不俗成绩。

黄梅戏《李四光》《东坡》《李时珍》《活字毕昇》《铸魂天山》,这5部戏,是黄冈市精心打造的地方文化名人系列大型原创舞台剧,也是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的镇院之作。5部大戏,谢思琴均挑起了大梁,分别扮演李四光的妻子许淑彬、苏轼的妻子王朝云、李时珍的妻子吴氏、毕昇的妻子李妙音、陈潭秋的妻子王韵雪。

每部戏,谢思琴都做足了功课。她用心琢磨,深入人物内心,最终,将深情率性的许淑彬、温柔贤惠的王朝云、坚韧大义的吴氏、心灵手巧的李妙音、坚强不屈的王韵雪这5个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成功展示在观众面前。

黄梅戏《槐花谣》中,谢思琴以精湛的演技和唱功,叙述主人公槐花酸甜苦辣的命运纠葛,展现了一个农村女性在战争年代所承受的苦难和煎熬,生动诠释了槐花的优秀品质。

入选2021年全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的黄梅戏《美人》,更是极具创新性和挑战性。谢思琴扮演的女主角貂蝉,几乎没有幕间喘息时间,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一气呵成,再加上一人两面的切换,表演难度极高。谢思琴迎难而上,最终该剧精彩呈现,以鲜明的创新性与先锋性带给观众强烈震撼。

扎实的文化修养和表演功底、大胆的创新实践,使得她塑造的一个个舞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得到观众喜爱。

“舞台感觉非常好,成熟、文雅、细腻、有人物。”《中国戏剧》杂志主编庚续华这样评价她。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导师谢柏梁在观看《槐花谣》后说,谢思琴演人物“走内心,出性格,有深度,见境界”。

满含爱心,努力传承

台上,她是孩子们的偶像。台下,她是孩子们亲切的“戏妈妈”。

上月,2024年“湖北少儿戏曲小梅花”展演中,谢思琴指导黄冈东坡小学表演的黄梅戏获最佳集体节目奖。近年来,一批又一批跟着她学戏的“戏娃娃”不断崭露头角,有的还考上了艺术院校,走上专业戏曲道路。

“我爱这些孩子,看着他们,就像看到自己身上黄梅戏的血液流到了他们身上,这是一份黄梅戏生命的延续。”谢思琴说。

从2011年起,在繁忙的演出排练之余,谢思琴积极参与各种“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小学校、幼儿园,为孩子们讲授戏曲知识,教唱黄梅戏。至今,在黄冈实验小学、东坡小学、黄州区实验小学等多个学校,她仍坚持每周进校授课,风雨无阻。

也有不少家长慕名找来,想让孩子跟她学戏。为此,她和丈夫、黄梅戏演员王晓华一起,又多了一份给这些孩子开班教戏的重任。这些年,常年有二三十名孩子在跟他们学戏。

“赵韵琪3岁半就来学戏,当时只能从模仿口型发音开始;杨诗琪小时候身体不好,学戏之后,身体得到锻炼变得很棒了;潘映彤和陈星羽考入黄冈艺校,今年就要毕业了;杨佳阗后来留学美国,把黄梅戏艺术的魅力传播到海外……”谈到戏娃娃们,谢思琴如数家珍,一脸幸福。

平常,谢思琴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这些孩子们。一遍遍耐心地示范教学,言传身教,一次次带着孩子们排练演出。“有的孩子从小学二年级一直跟着我学到了上初二,有的家长把两个孩子先后送来学习。平时如果家长工作忙,我丈夫就开车接送学生。”

“每次孩子们演出,谢老师夫妇从排练到化妆演出操心忙碌,还要照顾孩子吃喝拉撒,像打仗似的。但她总能有条不紊,说说笑笑中带领孩子们圆满完成演出。”学生周栩夷、周柯妤的家长说,时间一长,大家对谢老师都十分喜爱和信任。

近年来,谢思琴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全省、全国小梅花奖等荣誉,登上市里、省里和央视《快乐戏园》《宝贝亮相》等各种舞台,成为传播戏曲艺术的新生力量。作为黄梅戏省级非遗传承人,谢思琴经常参加各种惠民演出和戏曲推广活动,受到戏迷欢迎。“只要能展示和推广黄梅戏艺术,我可以分文不要,不讲条件。”这是她的口头禅,也是朴实的誓言。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影响更多的人,让他们爱上传统戏曲文化。”谢思琴说。

--> 2024-06-08 ——记青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谢思琴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6525.html 1 热爱 坚守 传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