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杜华 王品
5月29日,在神农架官门山珍稀植物园,100多名参加2024神农架“一带一路”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共植友谊林。
微风中,刚刚种下的珙桐、鹅掌楸轻轻摇曳,共同见证这一国际学术会议的顺利召开。智利代表费尔南多说:“希望我的儿孙以后能有机会来到这片树荫下。”
神农架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几乎囊括了北至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至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脉的所有物种,是实至名归的物种基因库。
近年来,神农架分区分类实施严格保护措施,持续提升科学保护能力,不断健全保护管理体系,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
“三类五档”分区管控
6月1日,在海拔3000余米的神农顶,巡护员刘兵和几名同事背着行囊,穿行在密林、草甸之间。
发现有少见的植物、动物,刘兵就拍下照片,上传到“PDA巡护系统”中。
“神农顶管护中心管护面积13.6万亩,有88条野外巡护线。”刘兵说,每条“线”平均每年至少巡护3次。
在神农架,这样的巡护线共有1800多条,它们交织成“网”,形成防守严密的生态保护屏障。
神农架因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而得名。1970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神农架林区,是中国迄今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为了保护神农架的生物多样性,2023年以来,神农架先后邀请5批3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对神农架保护成效进行评估,并对下一步保护发展工作提出建议。
2023年5月,《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出台,确定了“三类五档”管控分区。
三类管控区分别是世界级自然保护地、一般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管控区。同时,把“世界级自然保护地”再细分为一级核心区、二级核心区和缓冲区,并与一般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管控区共同形成“五档”管控分区。
“三类五档”分别明确管控要求和负面清单,哪些地方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一目了然,让保护和发展有了更详细的“施工图”。
严格保护措施下,神农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至96%以上。2023年7月,神农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
扩繁珍稀苗木百万余株
5月31日,行走在神农顶太子垭路段,路边的神农香菊正拔节生长。
神农香菊是神农架特有的珍稀物种,其花、叶、茎、根都能散发出独特的香味。
这种奇香曾给它带来厄运。上世纪八十年代,神农架创办香料厂,大量采摘神农香菊用来做香水、香料,导致其生长面积、种群数量急剧萎缩。
2009年,神农架开始研究神农香菊的保护和人工繁育。经过多年的研究,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工繁育神农香菊的成活率提高至90%以上。
2023年8月,神农架举办神农香菊回归野外活动,共在神农顶种下5.5万株神农香菊。
“这是神农香菊首次回归野外,也是我省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珍稀植物回归活动。”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实验室负责人姜治国说,目前,神农香菊成活率超过80%。
神农架有高等维管束植物42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0余种。神农架加大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通过插条、播种、组培等繁育技术,成功繁育各类珍稀濒危树种60多种,让这些大自然的馈赠远离灭绝的危险。
走进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只见组培室的柜架上层层摆放着茶杯大小的玻璃瓶。
“别小看它们,每个瓶子里都培育着一个珍稀生命。”姜治国介绍,玻璃瓶里大部分是特制的营养液,投放珍稀树种的种胚、叶子、幼芽等组织结构,运用组培技术繁育珍稀树种。
神农架在老君山村建设珍稀苗木种植基地,已先后种植珙桐、冷杉等苗木100万余株。
全民参与保护野生动物
6月1日,走进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远远地便听见金丝猴嬉戏玩闹的声音。
抬眼望去,只见数十只萌态十足的金丝猴或在树枝上自由跳跃,或在树荫下慵懒休憩,还有几只新生猴宝宝抓着枝条,练习上下攀爬。
今年基地已经出生了11只金丝猴宝宝。基地负责人黄天鹏说,近几年来,基地的金丝猴数量稳步增长。
神农架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2种。
神农架在出台最严的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引入共同缔造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保护大格局。
5月28日,松柏林站接到该镇松柏村沙窝子一村民反映,称家里发现一只白色动物,以往从未见过。
林站工作人员及林区林业科学院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只见该动物通体白色,与黄鼠狼长得一模一样。
经工作人员鉴定,这是一只变异的白化黄鼠狼。在检查该“白化黄鼠狼”没有受伤后,工作人员将其放归山林。
“救护野生动物,村民和游客功不可没。”神农架野生动物救护站负责人蒋军介绍,近年来,他们先后救助野生动物30余种、600余只,其中大部分是游客和村民提供的线索。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10年来,神农架旗舰物种金丝猴数量从2015年的1200余只增至目前的1400余只,栖息地面积从1.2万公顷增至3.5万公顷;娃娃鱼分布区域从两个流域扩展到全区4个流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月15日,红坪镇穿洞子观鸟基地上演了一出“红腹角雉求偶”记:一只雄性红腹角雉在树桩上驻足昂首,胸前的肉裙一会儿变成红色,一会儿变成蓝色,宛如“变脸大师”,以吸引雌鸟注意。
看到这难得的场景,观鸟爱好者喻杰不停地按下快门。“红腹角雉胆小机警,很难拍摄到它的踪迹。”喻杰说,能拍到红腹角雉不虚此行。
神农架栖息鸟类达460余种,其中中国特有鸟种14种,珍稀濒危鸟类69种,吸引了广大观鸟爱好者及研究学者在此观察、拍摄、调查研究。
目前,神农架已建成观鸟科普基地11个,推荐观鸟线路10条,每年接待观鸟游客1万余人。
“我们就是生态红利的受益者。”红坪镇红举观鸟点负责人陈鸿说。
“现在就算野猪跑到家门口吃庄稼,我们都不会伤害它。”下谷乡相思岭村村民赵远玖说。
2018年7月,神农架探索实施惠民生态保险,为辖区5个乡镇种植的农作物购买野生动物损害商业保险。2021年3月,这一经验被推广到全区,理赔金按照农作物生长周期赔付40%至100%。
有了绿水青山,就有了金山银山。2023年,神农架接待游客438万人次,同比增长48%,旅游经济总收入18.05亿元,增长35%,全区三分之二人口直接间接在生态旅游产业链上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