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走,坐火车,插秧去。”25年来,黑龙江近190万人次搭乘插秧专列。这趟特别的绿皮火车上,不但有农场信息、用工需求,还有农技、医护等常用知识讲解。车厢里氛围融洽,就像是一年一度的大家庭出行。
从齐齐哈尔到绥化再到抚远,坐着火车去插秧,成为一道别样风景。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水稻种植区,因为积温原因,插秧的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太晚,每年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水稻备耕、插秧等工作。为了抢抓最佳插秧时间,一场农业季节性劳动力大迁移随着农事时间差而展开。这场守望丰收、奔赴希望的迁徙之旅,跨越1284公里,约1200万株水稻秧苗首尾相接的距离,是勤劳的土地、勤劳的人民的生动剪影。
很多人觉得,现在不少地方都是机械化插秧、无人机播种,还需要大批的插秧劳动力吗?在一些地方,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确省时省力、降低生产成本。但也要看到,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的地方自然条件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有的地方即使机械化程度相当高,仍需要人工去辅助机械化的不足。在三江平原,就有农民感慨“无人插秧作业的速度会慢一些,遇到地块不平,插秧的质量堪忧”。在农民眼里,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都是为了插好秧、种好苗,期待好收成。
一列满载火热生活、满载播种希望的火车,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在中国人端稳中国饭碗的背后,每一位农业生产者的点滴汗水都值得珍视。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乐见先进的技术手段解放生产力,乐见“一边操控种田设备,一边喝咖啡”的新鲜场景,但更多时候,我们依然要把关注的目光投放在千千万万普通农民身上。他们或许是三江平原上插秧专列中的迁徙大军,或许是中原大地上辗转多地的“麦客”,或许是在机械化收割后的田野上拾麦穗的老人,他们用庄稼人的朴实去耕作,用勤劳的汗水去浇灌,换来稻香怡人,麦浪翻滚。
正是有人的付出,才有土地的馈赠。插秧专列的运行,是全社会高度关注农事、关爱农民的一个折射。中国粮食“连年丰”从何而来?不仅仅来自富饶的土地、优良的种子、先进的农业机械,更来自那些热爱土地、勤劳肯干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