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轰隆隆……轰隆隆……”5月24日上午10时30分,十堰郧西县土门镇关帝庙村一处院落内,机器轰鸣,麦香四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现场看到,刚刚收割的麦粒在运粮车上堆成金色“小山”。一条长长的传送带,把它们送进移动粮食烘干机的谷仓里。
“这是我们今年首次试用的移动式粮食烘干机,底部安装着大大的轮子,俨然一辆‘烘干车’。哪里需要烘干作业,机器就开到哪里,非常方便。”郧西县农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相和说。
麦黄最怕“烂场雨”。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小麦相继成熟,一旦遇上阴雨或大暴雨天气,就会造成倒伏、落粒,或发芽、霉变,使即将到手的粮食蒙受重大损失。
粮食产地烘干是保障粮食品质、减少粮食产后灾后损失、确保粮食丰收的重要环节和保障措施。近年来,十堰市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强粮食烘干中心建设,科学布局一批粮食烘干中心的同时,积极引进适合山区的小型、移动式小型粮食烘干成套设备,满足农户多元化需求。
今年4月,王相和与同事在武汉参加第十八届中部农牧业机械展览会暨农机团购节时,了解到荆门市一家农机企业研发出移动式小型粮食烘干成套设备。双方迅速对接,约定5月初把机器运到郧西试用。
记者了解到,小麦原粮的水分是32.5%,烘干后的水分在13.5%左右。这台移动式粮食烘干机一次仓容为7000斤,3小时就能烘干达标。如果采取晾晒的方式,至少需要在150平方米的晒场晾晒3天。除了用电,它还能使用柴油和秸秆作为燃料。
烘干现场,首次“尝鲜”的关帝庙村种粮大户王顺美十分感慨。
他告诉记者,夏收时间紧、任务重。山区田块分散,大晒场少。往年此时,他总是一边盯着机收,一边运粮到烘干中心,来回跑,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今年有了移动式粮食烘干机,“再也不用来回跑了,家门口就把粮食烘干入库了。”
连日来,移动式粮食烘干机已引发郧西县不少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的关注,每天都在满负荷工作。王相和透露,目前只是机械试用初期,他们将进一步检验机具性能、收集农户使用体验,再反馈给厂家,待时机成熟即可正式引进到本地。
截至目前,十堰市已完成机收小麦34万亩,小麦机收率达83.4%。目前,全市14处粮食烘干中心正加足马力作业,确保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生产安全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