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5日

江淮之吻

□ 周耘芳

地处鄂东北的大悟县是革命老区县,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这里属于丘陵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1986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是南北两大水系分水岭,这就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

水是生命的源泉。曾几何时,拥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大悟,十年九旱,缺水一直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大干旱之年,人畜饮水就是难题,人们常常为水所困,为吃水而发愁。为了解决农业灌溉难、饮水难的突出问题,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当地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借助地势地貌,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解决水源不足问题。见到低洼之处就造池塘,遇上河流则建堤坝,高山峡谷之间修建水库。经多年努力,目前全县修建水库132座,修造大小池塘1.3万口,挖河筑坝3.6万处,星罗棋布的水库、池塘彻底扭转了田地灌溉难、人们长期饮水难的问题。

山不在高,有水则灵。在成功解决全县水源问题时,也暴露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海拔590米高的仙舞山,位于彭店乡与丰店镇之间,一座分水岭,把山上流水分到两个乡镇。仙舞山上有无数个泉水眼,山北边的水从山顶向北流去,涓涓溪流过丰店镇,经过宣化店镇,进入河南省信阳市的罗山县,最后千万条小河流汇集在一起,河水直流向全国七大江河之一的淮河,汇入淮海。仙舞山南边的水流向彭店乡后,途经新城、夏店、刘集、河口四个乡镇,直到武汉市黄陂区,最后流到武汉,直到奔腾的长江。因而,小小仙舞山有着淮河之根的美誉。

这里的人们惜水如金,因为爱水,总在水上做文章。为了把一年四季的降水收集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地政府组织十多个乡镇,十万多男女劳动力,背着行李,来到水库建设工地,每天吃住在工地上,历时三年多时间,先后在仙舞山下南部和北部,分别修建起两座小(一)型水库,一座是位于丰店镇境内的丰店水库,一座是地处彭店乡境内的彭店水库。高高仙舞山耸立在两座水库之间,如同慈祥的母亲,日夜看护着一对可亲可爱的孪生姐妹。

仙舞山森林茂密,怪石林立。连绵起伏的山峰上,每天云雾缭绕,片片洁白云彩飘游在山峰之上,森林之间,犹如一群群妙龄少女,在山水之间翩翩起舞,因而人们把这座山称为仙舞山。借山的优势,水草和森林的灵气,两座水库每年都要把水蓄满蓄足,清澈明亮的库水在微风吹拂下,波光粼粼,好似两面明镜镶嵌在大地上,与蓝色天空相互辉映,显现出独特的自然风光。又如两片蓝色的肺体,呼吸着新鲜空气,养育着一片神奇的土地。仙舞山上无数个泉眼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长流不息,清清泉水分南北两支流入两座水库里。在天高气爽的清晨,在每次大雨之后,水中散发出似云似雾的水分子,飘荡在山谷里,在田野中,在村庄前,滋润着仙舞山上的树木花草,田野里的庄稼,此时天地浑然一色,人与自然相得益彰。

在水源充足的日子里,一南一北两座水库,静静地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据资料记载,彭店水库库容量比丰店水库大,每年夏季,到了梅雨季节,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丰店水库里的水会很快爆满。为保护水库大坝安全,长期闲置起来的水库溢洪道发挥出巨大作用,蓄满的库水,顺着溢洪道冲出大坝,冲进河流,一路向前狂奔,翻过无数座堤坝,哗哗地奔向远方的淮河。而仙舞山南边的彭店水库,由于库容量大,每次下雨是不能满足水库蓄水需求的,往往是填不饱肚子,解不了渴。南北两座水库形成鲜明差异,丰店水库是把雨水流向库外,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彭店水库是因为库容量大而集雨量小,每次总望水兴叹。

水贵如黄金。为不让水资源流失,经过水利专家多年的观察观测,反复实地测量,发现一个秘密:仙舞山下丰店镇与彭店乡之间,有两处山峰贴得十分近,两处相隔只有3.34米的距离。对此,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在距离最近的山峰之间打开一个过水隧道,用隧道把两座水库连接在一起,平衡两座水库的水平线。

不搞大开发,只搞大保护。在山峰之间打开隧道、北水南引的想法很快得到水利专家认可,也得到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一致同意用项目资金打通两座水库隧道,让水库发挥出更大蓄水优势,让水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加快立项,迅速投入工程建设,短短时间,一条3.34米长的涵洞在仙舞山下打开,丰店水库每年向彭店水库补水315万立方米,库水静静地流进了彭店水库,长江水系的水与淮河水系的水汇聚在一起,亲吻在一起,再一次创造了革命老区水利建设的神话。

丰店水库负责本镇农业灌溉,也是全镇饮用水源,彭店水库不仅承载着水库下游二十多万亩水田灌溉任务,而且负责着彭店、四姑、新城、夏店、河口等7个乡镇20多万人畜饮水。两条水系紧紧相连,犹如长江、淮河亲密之吻。人们痛定思痛,万分珍惜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因为,永远不会忘记,在那难忘的艰苦岁月,因为缺水,大家长期过着缺吃少穿的日子,曾经戴上全国贫困县和贫穷库区的帽子。

2022年春,在仙舞山上杜鹃花朵朵开放,布谷鸟放声歌唱的日子里,一群热爱生活的人们,在仙舞山下水源交汇之处,立下一块“江淮之吻”的绿色牌子,记录下这段美好故事。一条过水隧道打开,两条水系相接,两座水库水面扩展,库容量增大,政府把两座水库及周边陆地65平方公里面积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利用政策性硬措施,依法保护起来。在湿地公园内,大量地植树植草,绿化美化,实施了禁捕、禁猎、禁伐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经过几年全力打造,山上树木花草逐渐多了起来,水库里的水绿了起来,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摄影家、美术家来这里旅游打卡,来摄影、写生创作。每逢节假日,亲朋好友相聚在湿地公园,看青山绿水,呼吸新鲜空气,听鸟儿歌唱,陶醉在山水之间。

丰店镇,彭店乡,两个乡镇拥有八万多人口。长期以来,人们靠山而居,依水而生,在山上放牧牛羊,池塘里养鱼养鸭,田地里种上水稻、花生,山岗上栽种上板栗、柿子树、绿茶、油茶,利用特色种植来增加家庭收入。这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无论是什么时候,只要家里来了客人,必须把客人留下来吃饭,做最好的美食给客人吃,美食中有人们喜爱的封鱼、腊肉、香肠、红烧肉、烧卖,蛋圆子、肉圆子,鱼圆子。山上生长的珍珠花、白花菜、竹笋、蕨菜、黄花菜,做到荤素搭配,既丰富又有营养。

家里有红白喜事,生儿育女,乔迁新居,总是要给客人做上丰盛的桌席饭,桌席饭分为流水席、三圆席。特别是丰店镇的桌席饭“三道点”远近闻名,已经申报为非遗文化来保护。三道点主要是甜点、咸点、糕点三种不同口味菜,总共六十八种菜,鱼肉海鲜,各种美食,应有尽有,一餐饭吃下来,足足需要四个多小时。客人座席也有讲究,客人到来之前,东道主就按照客人年龄大小,远近亲疏,把座位安排好。贵重的客人到了,必须吹着唢呐,吹吹打打把客人请上桌子。

两个乡镇住房风格独特,农民都是依山而居,大多保持着徽派建筑风格,境内拥有九房沟、八字沟、九重屋、黎元洪总统故居等多处古民居。青砖黑瓦,马头墙,格子窗的明代、清代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这里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民间一直流传着深受人们喜爱的高跷、龙灯、高腔皮影、钢镰大鼓、北路子花鼓戏等传统节目,民间艺人相互传唱,相互交流,用古老的文化,演绎着鄂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讲述着生生不息的民间故事。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长期以来,由于一山之隔,两个乡镇群众讲话口音不同,民风风俗不同,民俗文化还存在一些差异。水通则心通,湿地公园保护起来后,两地人们像走亲戚一样越走越亲热,相互磋商技艺,交流致富经验。大家在湿地公园周边建起农家乐,搞起了汽车运输,苗木花卉、手工刺绣,手工编织业,靠水的灵气,山的灵秀,逐步走上科技致富之路,乡村振兴之路。

“原来这里只有五六只朱鹮,在这树林里飞来飞去,现在每天能看到三十多只朱鹮了。”每每提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朱鹮时,长年在水库边劳作的丰店镇农民严德金总是说。是的,像严德金老人一样,长期生活在湿地公园周边的人们,见证过仙舞山和两座水库环境变化的历程。以往日子,由于过度开发,在山场上乱砍滥伐,大片大片树木被砍伐,在林中随意打猎、捕鸟,在水库中肆意打捞捕鱼,让这些林中常见的狼、狐狸、野鸡、野兔子销声匿迹,水里鱼类越来越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与古老淮河两条水系终于相融在一起,相吻在一起,形成鄂北地区最大的湿地公园。人们千方百计保护自然,珍惜资源,把湿地公园取名为仙舞湖湿地公园。如今,在湿地公园周边,不仅随时可以看见像朱鹮这样多年来少见的一些珍贵鸟类,而且有71科210种野生动物,其中野生鸟类就有29科71种,野生植物114科270属375种,鸳鸯、鹭鸶、白鹤等七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鸟类又回到有山有水的美丽家园。

江淮之吻,吻在山水之间,吻在老区人民的心坎之上。如今,人们行走在森林茂密,云雾缭绕的仙舞山上,徜徉在神话般的仙舞湖湿地公园里,亲身感受到长江、淮河之水亲吻后“1+1大于2”的美丽神话。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鱼儿在碧波荡漾的水中畅游,各种各样的小鸟嬉闹于花草之间,跳跃在树林枝头,翱翔在山水之间,勾勒出一幅幅山、水、林、草相结合的立体图画,书写着一张乡村振兴美丽答卷,谱写着一曲革命老区快速发展的时代赞歌。

--> 2024-05-2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4862.html 1 江淮之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