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5日

漫山花海变油田 一地金黄变黄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澍森 通讯员 蒋博

清杂、除湿,透过筛子的缝隙,黑亮色的油菜籽如水银泻地,倾倒在测产的磅秤上。

5月2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远安县旧县金农植保专业合作社,只见油菜田野间的金黄深处,饱满的油菜荚密密麻麻缀满枝头。伴随油菜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排排油菜整齐倒下,收割、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

“经测算,杂质含量为2.74%。”没来得及搬上运输车,负责测产的技术专家就蹲在田边,选取样品开始测量工作,引得周边村民纷纷围观。“今年油菜肯定高产!”围观人群中,当地村民于大爷自信满满。原来,他的油菜田刚刚收割,才收到8分田,菜籽称重已达180公斤。

据悉,今年该合作社在旧县镇流转土地200亩,实施稻油轮作,油菜夏收亩产达221公斤。

“3月,这里曾是一片花海,美不胜收。可我觉得它现在的风景更美。”眺望着收割完后光秃秃的油菜地,鼻尖呼吸着青草香,远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田俊伟感叹。

远安是传统农业县,土壤和气候适合油菜生长,产出的油菜籽饱满、含油量高、味道醇正。春天的远安油菜花成片绽放,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如今,丰收的喜悦让游客们的笑容延续到村民们脸上。油菜陆续成熟丰收,花海变油田,通过精细化加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油菜产业链正不断壮大。

近年来,远安把油菜种植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来抓,扩大生产规模,大力支持油菜“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生产。今年在油菜初花期,全县积极推广植保无人机技术,组织相关领导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户手把手传授科学应对低温冻害田间种植管理技术,指导农户最大限度减少天气、病虫害对油菜生长带来的影响,多次举办“种肥同播”、“一促四防”、油菜机收等现场观摩会,有效促进油菜后期生长发育,预防油菜花而不实、菌核病、早衰以及高温逼熟,确保今年油菜高产稳产,实现亩平节本增效100元。

油菜不仅要种得好,产出优质菜籽油更是关键。为了进一步提升附加值,让农户获得更好收益,远安在洋坪镇三板桥村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瓦仓谷香食用油加工基地,实现了油菜籽的安全、营养、低耗、高效及高值化加工,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油品生产链条,全年可生产菜籽油1万吨以上,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

今年,远安夏收油菜面积达11.3万亩,预计油菜籽产量1.6万余吨。

--> 2024-05-2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4836.html 1 漫山花海变油田 一地金黄变黄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