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4日

随县厉山镇双寨村九组——

“外来户”念起“共”字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钰杨 通讯员 李炎

随县厉山镇双寨村九组——方家湾,村民全是外来户,2007年因随州炎帝故里景区建设而整体搬迁至此。

多年来,村民们缺乏归属感。湾子里冷清萧条,环境卫生脏乱差;人心涣散,开会总是叫不来人。

2023年年底,双寨村被作为共同缔造试点,由共青团随州市委、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住建局等4个单位干部组成的工作组来到方家湾,变化悄然发生。

村民当主角

小组议事会架起沟通桥梁

说起以前的九组,双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宗友用了八个字:若即若离,视而不见。

“九组的村民从来不参加村里的活动,我们有些村干部也不愿意去九组开展工作。”刘宗友说,九组居住的地段比较偏远。村民们外迁来此本就有心理落差,不愿参与村里事务。时间一长,部分村干部生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对九组的事基本不过问。

去年12月27日,工作组进驻试点,随后用两周时间完成了36户在家村民的三轮入户走访,收集村民提出的具体意见、想法21条。

为了改变九组的现状,工作组首先引导成立小组议事会,让村民选代表、当主角,让议事会成为村与湾沟通的桥梁。在九组颇有声望的老党员刘绪志被选为议事会会长。

“刚开始走访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多说,等第三回到家里来的时候,就感觉有说不完的话。”刘绪志说。

去年寒假,共青团随州市委组织开办的寒假学堂走进双寨村。九组距离村委会较远,小朋友们无法自行前往学堂,村支书刘宗友便开车接送7名学生上学放学。

点滴变化让九组村民心生触动。刘宗友说,从前见面连招呼都不打的老百姓,现在碰面主动邀请他去家里坐坐,这让他倍感欣喜。

小学生打分

家家户户为房前屋后“洗脸”

旱厕臭气熏天,垃圾乱堆乱放……工作组进驻以后,决定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开展卫生检查评比。

如何整治?谁来评判?怎样让家家户户齐心做好房前屋后的小事?

每月一度的检查日到了,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们在村干部杨凤英的带领下,挨家挨户进行卫生评比打分。

“张奶奶,就数您家最干净!”听到小娃娃们的连连夸赞,75岁的张玉桂热情地招呼孩子们喝水、吃零食。

“每月卫生评比‘最清洁’就可以得到5个积分。”村民程克山介绍,村里以“行动换积分、积分换物品”的方式,将环境卫生、善行公益、表彰奖励等内容纳入积分奖励,他拿积分兑换了牙膏、洗衣粉等日用品,现在参与村里事务的积极性高了不少。

“出门”转观念

村民主动拆旱厕

湾组怎么建?产业怎么搞?开展村湾夜话时,这是九组村民最关心的两个话题。

工作组在全面考察九组人口资源、基础设施、塘渠改造、农田水利、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后,同村民代表反复商议,但部分村民仍然不理解。

“交流再多,村民也只是接受我们的想法,而没有把自己当成建设村湾的主角。”“90后”工作组成员钱俊桥感触颇深。

为引导群众说事议事主事,今年1月25日至26日,由工作组、镇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考察团赴大冶市、黄梅县等地,学习外地村湾建设经验。

“人家那里门口不堆杂物,家家户户都种花,和咱们这里确实不一样。”九组村民龚成友一回来,就把所见所闻讲给其他村民听,村民开始主动关注居住环境、鸡鸭散养等问题。

村民陈邦树主动提出:“为了我们湾的环境卫生,这个旱厕我拆掉!”近10年未拆掉的旱厕终于在1月30日拆掉了。

工作组牵头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共”字向心力,引导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 2024-05-24 随县厉山镇双寨村九组——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4771.html 1 “外来户”念起“共”字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