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2日

从分散建设到组团发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通讯员 谢燕子 皮道琦 龙钰

县城是“双集中”的重要载体。

嘉鱼县以全省“双集中”试点为契机,通过空间集聚和布局优化等措施,保持城市活力,挖掘潜在动力,提升区域效率,打造宜居宜业县城,以城留人、以城聚人。

“我们改变过去沿长江、沿国道分散发展格局,突出‘小而美’的县城特征和滨江衔湖的生态基底,构建组团发展空间布局,让县城更紧凑。”嘉鱼县委有关负责人说。

优化空间布局

聚力发展“一主一副”

嘉鱼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形狭长、四通八达,全县共有8个镇,呈条状分布,其中6个临江。

调研发现,嘉鱼城市发展存在“规划过散”的问题。城区沿长江和G351国道线性布局约15公里,过境交通与城区交通混行;高层建筑围湖布局,18层以上建筑189栋,天际线、水岸线控制不足;5条“断头路”尚未打通,暴雨季节内涝严重。

为此,嘉鱼县聘请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重新调整城市规划,构建“1+1+18”三级城镇体系和“两组团两片区一旅游带”县城空间。

“1+1+18”三级城镇体系,是指集中力量发展“一主一副”,加快县城与新街、官桥组团发展,做大做强主城区;支持潘家湾镇依托咸宁综合门户港,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建设县域副中心。另外,科学布局打造18个中心村,推动村湾集并、人口集中。

“两组团两片区一旅游带”,即滨江生活组团、城东文教组团,产城融合片区、绿色食品加工片区,环湖生态旅游带,让县城更紧凑。

提升功能品质

百姓身边“见缝插绿”

今年2月,省住建厅公布2023年度“最美口袋公园”评选结果,嘉鱼县鱼岳镇小雅公园上榜。

小雅公园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分广场区、儿童活动区、疏林草地区和滨水休闲区。公园内,树木茂盛,芳草萋萋,五颜六色的花朵争相绽放。

家住北门湖的黄亚琴表示,小雅公园建好后,她早晚都会过来散步,“平时工作都很忙,没有机会走太远,如今在家门口的公园就可以看水赏花,非常放松。”

近年来,嘉鱼对县城“零碎”空间进行摸排,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广泛征集民众意见,优先向绿化水平低、人口密度高、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老城区布局,利用老旧小区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规划建设“口袋公园”,在百姓身边“见缝插绿”。

土地资源有限,嘉鱼县摒弃“铺摊子”“摊大饼”,推进土地节约利用,给老城区做减法,拆除危房和违建房,新建小游园、口袋公园20个。截至目前,县城共有公园绿地49处,公园绿地面积238.61公顷,人均公园面积16.34平方米。

绿色低碳管控

餐厨垃圾就近处理

5月20日,嘉鱼县第一小学餐厨垃圾处理站,工人运来几桶餐厨垃圾,操作员轻点屏幕“一键启动”,处理设备缓缓抬升垃圾桶,将垃圾倒进入料口。4个小时后,垃圾降解成油脂和有机肥。

“这个餐厨垃圾处理站每天处理餐厨垃圾约0.5吨,产生油脂19.3千克、肥料50千克。”县城管执法局党组成员龙继学介绍,像这样的餐厨垃圾处理站,全县已建成16个,日处理能力约12.5吨。

“这些站点都建在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旁,有效规避了环保风险。”龙继学介绍,每个站点所产出的油脂,由再生资源公司回收提炼成汽油、柴油等,打造全产业链循环经济。

去年推进“双集中”以来,嘉鱼县坚持把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为落实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今年一季度,全县累计处理餐厨垃圾725.93吨,累计产出油脂10.63吨、有机肥51.15吨。

该县建立绿色低碳管控政策体系,制定城市天际线、湖泊岸线、市容市貌管控措施,给县城建设立规矩,引导7栋已批未建的18层以上建筑降低高度,以点带面守住发展底色。

--> 2024-05-22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4453.html 1 从分散建设到组团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