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1日

4年来坚持上门为老人义务理发——

福善场村有个“理发书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泽牧 通讯员 何蓉

5月15日,骄阳高照,宜昌市猇亭区云池街道福善场村,堰塘碧蓝,坡边玉米长势喜人。

“向爷爷,我来给您理发啦!”上午,51岁的村支书邓发国骑着摩托车,从村委会赶来福善场村二组,为独居老人向文兴义务理发。

黝黑的肤色、憨厚的笑容,这是邓发国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村民家门口,邓发国放下帆布包,熟练地将理发工具摆放好,推子、剪刀、围布……

“今儿我速度快点儿,但保证给您剪个帅气的头发。”说着,邓发国麻利地抖了下围布,系在了老人的脖子上,熟练地用推子将老人头发打理干净。

不出10分钟,邓发国就为83岁的向文兴理好了头发。向文兴照了照镜子,乐呵呵地摸着刚剪完的头发,满意地笑称:“过去理发都要赶公交去街上理,一去一回要2个小时。自从邓书记当了理发师傅,每过两个月他都会上门为我理发。”

“书记给我父亲剃了好多次头发,他的手艺不比专业的师傅差。”向阳是向文兴的儿子,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剪完头发,邓发国蹬上小摩托又奔赴下一家,为一个残疾老人理发。

用心理发,情暖山村老人

邓发国与老人们的剃头情缘,始于2020年。

邓发国是土生土长的福善场村人,他有个习惯,一有时间就走村串户,陪留守老人聊天。聊天的时候,他认真听、用心记,了解村情民情。

福善场村有村民1086名,60岁以上老人336人,是当地有名的“后山村”。村子距离猇亭城区比较远,村里每天虽有4班公交车驶入,但老年人不爱外出。聊天中,他发现村里许多老人的头发或胡须很长却不修剪,经询问得知,随着村里的理发店越来越少,老人们有的是因为离街上远,有的是因为想一年少理几次节约钱。很多老人头发长了都是自己随意剪几下。邓发国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村干部要得到村民认同,不妨从最基本的需求做起。”邓发国到理发店揣摩理发师的理发技巧,自费买了推子、围布等理发工具。

第一个客户是他的父亲。“刚开始,把我爹的头发剪得乱七八糟,老爷子很不满意。但考虑到我是要帮助别人,他还是忍住了。”邓发国笑着说,为老人义务理发,家人非常支持。

经过反复练习,邓发国心里有了底。从2020年3月开始,他每次入户走访都要背上帆布包,利用工作间隙给村里独居老人、残疾老人义务理发。4年来,他共为群众义务理发200余人次。成了远近闻名的“理发书记”。

倾听民声,实打实解民忧

在邓发国的包里,除了理发工具,还有螺丝刀,扳手,试电笔等工具。他会用一些常用的技能帮助老人维修家电。

一次理发时,邓发国得知村民韩培礼家的水龙头最近总是滴水。理完发,他走进厨房,仔细查看了一番,发现水龙头松了,于是取出扳手,将水龙头拧严实,很快解决了滴水问题。

“邓书记,您不去当水管师傅,真是可惜了。”韩培礼打趣。“我如果当水电师傅,您老可要照顾我生意。”邓发国笑着回应。

2024年以来,猇亭区号召干部进行“天天访,户户到”行动,组织干部常下沉社区(村),面对面听民声,心贴心察民情,实打实解民忧。在帮村民理发、修水龙头的时候,邓发国与村民热情交谈,把村民的意见记录在册,推动村里基层党建、村容村貌、经济发展全面提升。

--> 2024-05-21 4年来坚持上门为老人义务理发——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4307.html 1 福善场村有个“理发书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