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五峰以社会化服务破解“茶园之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金凌云 通讯员 徐栋


五峰茶园种植总面积22万亩,茶产业是该县第一产业。

2023年,五峰鲜叶收购量达12.26万吨,生产干茶2.93万吨,年产值12.19亿元。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留守人口老龄化加剧,缺工成为这个产茶大县的难题——茶园谁来种?谁来管?谁来采?

2023年9月以来,五峰在全省率先开展茶产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整合乡镇、村集体、茶农、茶企、合作社等各方资源,组建茶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与生产方式的转变,破解缺工困境。

截至今年5月初,该县茶产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已有35家、队员2338名,服务茶园面积超过10万亩、茶农2万户。

产茶大县的隐忧:

老去的茶农与撂荒的茶园

春分时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清江支流泗洋河蜿蜒河谷41.5公里,唤醒了两岸3500亩茶山,也唤醒了采花乡的春天。

采花乡是五峰最大的名优茶产区,年产鲜叶6万吨、生产干茶1.5万吨,均占全县一半,被誉为“楚天名茶第一乡”。

“这几年,由于人手短缺,许多茶园都无人或无力管护采摘。”星岩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天龙痛心地说,在“采花毛尖”核心产区星岩坪村,8280多亩茶园,年采摘面积仅6000多亩,2000多亩茶园撂荒。

采花乡相关负责人刘长庚介绍,该乡茶园种植面积7.3万亩,2.7万常住人口中,中老年人口占57%,“在茶厂排队卖鲜叶的,大部分是白发老人。”

而“采花”之困,已成为全县8个乡镇、75个产茶村的共性难题。

3月26日傍晚,在五峰镇楠木河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循着山谷找到茶农覃恒时,老人仍在陡峭的茶山上采茶。覃恒家种有30多亩茶园,儿女在县城务工,茶园全靠61岁的他和82岁的老父亲操持。

清明前后是采春茶的黄金期,芽茶鲜叶能卖到80元至100元一斤,毛尖40元一斤。覃恒每天早出晚归,在茶园劳作10多个小时,最多只能采回2斤芽茶或4斤毛尖。

为避免撂荒,他不得不请人采茶。工钱按天或按斤结算,有的工价200元一天,有的按斤“五五”开或“四六”开分茶——即每采1斤鲜叶,茶价的一半或六成作为工钱。

在五峰,像覃恒这样世代靠茶吃饭的茶农,共有5.85万人。他们人均需要管理茶园3.75亩,远高于人均1.5亩的茶园标准化管理要求。

试水社会化服务:

向错峰用工、闲置人力要“新生产力”

采花乡星岩坪村,成为五峰首批试点的12个产茶重点村之一。

去年11月,该村村集体牵头,成立五峰共裕农业专业合作社,以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承接人工采摘、深耕施肥、茶园修剪等专业服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占股51%。

目前,合作社服务队已招募紧密型队员21人,吸纳零散型服务队员30余人,并配备修剪机、微耕机、采茶机等上百台农机具,用于提供茶园全流程管护服务。

服务收费根据项目决定。春茶人工采摘,队员收益仍与茶农“五五”分成;夏秋茶大规模机械采摘,1元1公斤;机械修剪,150元至300元一亩;深耕施肥,350元一亩。

今年3月18日开园不到10天,服务队累计派出681人次,为村里308户茶农提供上门采摘和修剪服务。“服务队把老龄化严重、没人采摘的这部分茶园,基本上全部抢出来了,撂荒的势头遏制住了。”王天龙说。

五峰茶产业社会化服务队仍是以村民为主就地组建,劳动力总量并未改变,新的生产力从何而来?

五峰县副县长罗华育介绍,因五峰山大人稀,居住分散,各自为战的“小散低”生产模式,造成了劳动力的极大浪费,“社会化服务正是通过创新组织形式,把有限的人手和闲置的人力资源组织发动起来,实现统筹调配,提高生产效率。很多村民既是茶农,又是队员”。

他说,五峰海拔千米以下主要种茶,千米以上主要种中药材。春茶采摘时,种植中药材的劳动力便是富余可流动的。不同海拔,茶园梯次采摘也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差,高低海拔之间的劳动力,亦可错峰互助。社会化服务队还可在全县跨区域作业,一方面激发出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让村民在家门口既能务农,又能务工。

3月27日深夜11时,渔洋关镇汉马池村,五峰龙头茶企汲明茶业的生产车间灯火通明,白天收的2000多斤鲜叶正在摊青。

汲明茶产业社会化服务队队长沈宏洲,一边盯着8条摊青槽,一边不停接听老乡打来的“下单”电话,协调服务“订单”。

这支由茶企牵头组建的社会化服务队共有68人,其中40多人是周边学校陪读的家长。

渔洋关是县城所在地,教育医疗资源集中,6所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千名。年富力强的陪读家长,成为五峰重点盘活的闲置劳动力。

“白天上山采茶,晚上给孩子做饭,潮汐务工,两不耽误,还能增收。”沈宏洲说。

生产方式的转变:

培育职业农民 扩大茶园托管

五峰镇楠木河村党支部书记伍学林,自去年村集体领办成立五峰强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后,就格外忙碌。

楠木河村有4200多亩茶园,最值钱的宝贝,是1200亩古茶树。

“古树芽茶市场售价一两千元一斤,顶级芽茶两万多元一斤。”伍学林说,百年古茶树多长在深山老林,采摘困难。

去年,五峰将楠木河村列入古树茶全托管试点村,茶园产权归茶农所有,经营权归村集体。村里与茶农签订管护协议,按古树年份、茶园面积和成色划为不同等级,由服务队负责采摘,再送到村里的加工厂加工销售。

“托管以后,保障了茶农收入,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防止了撂荒。”他说,村里正在探索对其他撂荒的常规茶园实行全托管,茶园收益按4∶4∶2分成,即40%归茶农,40%归服务队,20%归强民公司。如果村民返乡自种,茶园可随时收回。

现代农业生产中,粮油产业的大规模机械化早已普及。缺工的五峰,春茶采摘为何不能用机械替代?

“茶园海拔落差上千米,别说大规模机械上不来,很多茶园连机耕道都没有。”五峰茶产业社会化服务专班负责人邹寿天说,五峰以高品质名优茶为主,芽茶、毛尖的叶片非常娇嫩,不同品种、不同品相的鲜叶分级十分严格,粗放的机械采摘难以取代,只能靠人工一芽一叶去采。

五峰茶产业社会化服务试点的突破之一,就是首次将手工采摘纳入特色产业的社会化服务补贴范畴,并专门开发不记名“茶工险”。

罗华育介绍,五峰对派出采茶工的茶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按每人每天给服务队补贴25元,用于日常运营,服务队再负责组织队员进行全方位职业培训。

“往年采茶给茶农买保险,每人每年380元,保额40万元,且仅限本人。”湖北常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小波说,今年开发推行的“茶工险”,不光个人保费降至250元、保额提高到80万元,更重要的是采取不记名方式,对岗不对人,谁干活谁享受,这有效解决了采茶工流动性强的问题。

“我们算过一笔账,村民在外务工,一年大约能挣七八万元。若在家,既能务农又能务工,年收入四五万元就能吸引很大一部分人回乡。”伍学林望着村里的茶山,充满期待。

--> 2024-05-20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4173.html 1 五峰以社会化服务破解“茶园之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