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光正 通讯员 詹光华
5月15日上午,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大湾村卫生室,26岁的医生佘昌令一边给村民王金兵拿药,一边叮嘱:“平时吃饭要少盐、少油,少吃腌菜,多吃绿叶蔬菜。”这一幕,被旁边的几个年轻人用手机拍摄下来。当天,长乐坪镇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周洁及该镇3名大学生村官周念杰、孙浩、胡洋组成拍摄团队,跟拍佘昌令的日常工作。
“佘昌令是《长乐振兴纪实录》第六期视频的主角。她家是白鹿庄村的脱贫户,母亲身患重病。她大学毕业后,到相邻的大湾村担任医生,已经为父老乡亲服务了4年。我们认为,这个年轻女孩不畏艰苦、热心善良,值得点赞。”周洁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细看《长乐振兴纪实录》前五期视频发现,这群年轻人的镜头始终对准勤劳乐观的劳动人民,虽然每期视频时长只有几分钟,但都完整讲述了农村平凡人物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善良感恩的品格。
跟拍,深入群众生活
一大早,周洁和小伙伴们从镇上、不同的村庄驱车前往佘昌令家。“我早就认识了佘昌令,她是个有点‘社恐’的人,为让她接受拍摄,我们聊了很久。”周洁告诉记者,每期视频的主角都是她很熟悉的人,但要说服他们面对镜头、配合拍摄,还得下一番功夫。
佘昌令的母亲坐在大门内,看到一群年轻人走来,微笑着打招呼。周洁站上凳子,把挂在大门上的门牌号擦干净。她从佘昌令出门去上班开始拍摄,门牌号是第一个画面。佘昌令拿起血压计,背上包,向一条连续“之”字形山路走去。周洁双手握着手机,紧跟佘昌令的步伐。周念杰跑到远处的山坡上蹲下,用手机拍摄佘昌令爬山的样子。更远处,孙浩早已放飞无人机,从空中进行拍摄。
这段六七百米长的山路坑洼不平,大家踩在碎石上脚底磨得有些痛。来到通村公路上,佘昌令戴上头盔,跨上摩托车,周洁录下了她远去的背影。
半小时后,大家在大湾村卫生室会合。佘昌令换上白大褂接诊,周洁和周念杰在诊室另一头拍摄。
送走看病的村民,佘昌令跨上摩托车,进村入户探访老人,为他们测量血压和血糖。周洁不仅全程跟拍,还特意录下了老人对佘昌令的夸赞。来到另一户患有糖尿病的村民家,佘昌令看到有两位大婶刚从菜园回来,也拉她们进屋坐下,细心询问身体状况。
看到佘昌令弯腰检查老人腿脚,周洁感慨地说:“她向我介绍过,她就是在卫生室给村民看病和入户探访、检查、送药,我今天才发现,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有很多动人的细节。自第一期视频拍摄以来,我和小伙伴们通过多次跟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看到、听到了很多,对农村和基层群众有了更深的理解。”
影像,唤起网友关注
“平时走村入户,我们接触到许许多多村民,想用镜头捕捉那些令人感动的瞬间。”周洁说,2023年6月,她和几个爱好摄影的小伙伴拍了第一期视频,主题为《父爱无言》,拍摄对象是个中年汉子,妻子身患重病,一家人被纳入低保。他勤扒苦做,为妻子治病、供两个女儿上学。妻子去世后,家里负担减轻了一些,他主动申请退出低保。现在,他的大女儿从名牌大学毕业,小女儿在读中学。
这个故事打动了这群年轻人。自此,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设计拍摄方案,抽时间拍摄、剪辑、发布。每期视频的拍摄团队都是4个人,但因为拍摄地点不同,人员并不固定,除了长乐坪镇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还有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等。不过,拍摄团队成员都是“90后”,思维活跃。
“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串起振兴路上的暖心事。聚焦小人物,讲述不平凡,长乐坪振兴办与您分享振兴路上那些暖心的小故事。”这是每一期《长乐振兴纪实录》的引言。周洁说,他们的初心始终是聚焦小人物,讲述平凡人的不凡事,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引发思考和关注。近一年来,他们又陆续发布了《土豆销售路上的干群情深》《不等不靠奋力刨,振兴路上兄弟情》《振兴基层纪实》《千丈岩边耄耋情》。
这5期视频引发了较大反响。当地网友留言说,从身边人的感人事迹中汲取了正能量。也有网友说,通过这些小故事,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感受到了他们的勤劳、坚韧的优良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还有不少热心网友联系周洁等人,要帮村民卖土豆,也有人想买第五期的视频拍摄对象张爷爷手作的木盆。
“以前我觉得,一期视频发布后就闭环了,直到拍摄第五期视频时,我的想法改变了。”周洁说,她和张爷爷聊天时,张爷爷说他和老伴八十几岁了,但正儿八经的合影没有拍几张,他觉得很可惜”,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视频发布后,周洁和小伙伴们带着视频成片和拍摄过程中的照片,来到张爷爷家中,陪他们一起观看。
“一次次拍摄,不仅仅是难忘的经历和宝贵的财富,更是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我们将继续倾听群众的心声,真实记录更多温暖的画面。”周洁说。
长乐坪镇党委书记谢陈陈说,这群年轻人的自发行动与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不谋而合,拍摄的视频接地气,群众喜欢看。他们不仅锻炼了工作能力,对群众的感情也越发深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