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楚 通讯员 韩天峰 耿瀚涢
潜山脚下,那淦河水似因不舍城市的繁华,而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呈一轮弯月慢慢穿城而过,这便留下一个令人遐想的美丽名字——月亮湾。
初夏时节,沿着月亮湾路漫步,仿佛进入童话世界里的“绿野仙踪”:滴翠的绿、明亮的河、倾洒的光、来往的人……这里处处展现着咸宁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底色和底气。
月亮湾,曾是咸宁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也是咸宁城区的“颜值担当”。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这里逐渐出现了基础设施陈旧老破、车辆停放无序、乱搭乱建等老旧街区的常见问题,月亮湾成为城市建设和治理中的难点、堵点。
优化城市功能,激发消费活力。2023年春天,月亮湾主街道被纳入升级改造范围。以景观化、景区化的手法,进行街区建筑立面统筹打造。完工一年后,就月亮湾的“前世今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了踏访。
旧时光+新创意 老街实现“逆生长”
“我的结婚照就是在这儿拍的。”五月清晨,微风拂面,月亮湾商业街旁的长椅上,咸宁市城管执法委月亮湾项目负责人韩天峰,向记者分享自己与月亮湾的缘分:在老街玩耍长大、在香樟树下开启懵懂初恋、在森林公园拍下结婚照……成长之旅,月亮湾的一草一木皆是见证。
谈起旧时光,73岁的园林退休职工胡安全则更有感触。40年前,他曾亲手将香樟幼苗栽种在道路两旁,如今幼苗已长成参天大树,郁郁葱葱,为来往行人撑起一方阴凉。只要天晴,胡安全都要来大树下走一走。他说,那树荫大道的感觉会令人震撼。
月亮湾下好乘凉,这是一代代咸宁市民共同的记忆。
原来,这条路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紧靠淦河,湾区内有大小泉眼10余处,是咸宁温泉景区最密集的地方。
月亮湾本应成为咸宁最具特色的地标,但一时落伍成这样的现状:道路积水严重、休憩设施严重破损、商铺业态单一……与城区更潮流、更时尚的新街区相形见绌,月亮湾渐渐变得灰暗而冷清。
要拯救被遗忘的老街。由咸宁市城管委牵头,一场月亮湾改造行动开始了。原有的生态资源优势不能丢,新兴的创意特色要引进来。先基础后完善、先功能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遵循这一原则,改造组率先完成约470米电力排管埋设及入地,刷黑路面4000平方米,粉刷墙体2000平方米,新增16个排水口。
“淄博的爆火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咸宁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佳良介绍,去年夏天淄博爆火后,工作组小伙伴们立即展开了讨论。淄博的口号是让外地游客先吃,其城市品牌热词是好客、热情、努力。吃一顿淄博烧烤人均消费50元,但带动的交通住宿消费是750元。
活力才是街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于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工作组便着手更深入的改造。走街串巷调研商户情况;邀请广州、上海两地建筑师实地考察、出谋划策;多部门联合行动,边干边总结经验……53天的工期里,许多创意和想法得以实现——
刷黑的人行道变身步行街,绘有色彩鲜艳的涂鸦,配合着和月亮湾有关的文艺标语,惬意的感觉迎面而来;
带有咸宁记忆的各地路牌拼装成爱心装点在墙面上,唤醒人们的美好回忆;
外挂的空调机装饰成了老电视机的模样,成为单独的网红打卡点;
道路两旁安置百余个花箱,颜色鲜艳的月季、马鞭草、鼠尾草、石竹等花草点缀着街景;
街对面的行道树上放上了仿真松鼠、猫头鹰和桂花,电箱穿上了风景类的彩绘新衣;
商业外摆引流,汇聚人气的同时,也更新着“大自然中享受美食”的快乐体验……
当创新和心意先行,“花点小钱办大事”就能够高品质实现。最终,月亮湾改造总花费不到300万元。
“月亮湾变得洋气了!”眼看记忆中的街道不断上新,市民们停下脚步,重新审视着这片熟悉的土地:拍照、打卡、逛街、出游……人们在社交平台上相互点赞、相互分享,很快地,月亮湾迎回一批批“老朋友”。
抱团干+新自治 商户共做“一桌席”
基建和创意都有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解决停车难。
但拆旧改造的风声一传出来,从前几乎不交流的商户们便开始建群抱团——说什么也不拆。在月亮湾开了数年火锅店的郭孜璇,向记者回忆那段“倔强”的开始:“改造组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上门‘劝说’,挨家挨户征求商户意见。”
“停车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改造及未来商业经营的成效。”咸宁市城管执法委四级调研员刘琼认为,要想顺利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必须懂得借“巧力”,多部门联动,综合施策,总能找到突破口。
于是,在各方反复协调之下,改造组翻新了老二号桥老停车场,利用市委党校旁和小区闲置空地新建了公共停车场,新增100多个停车位。看到变化的商户们放下了心,两户占用公共用地的商户主动将违建拆除。最终,通过商户与政府共商,实行特许经营的方式,老青茶、农家小院、青桂巷3个停车场改造完成,共新增120余个机动车停车泊位,彻底改变从前车辆乱停乱放以及人车混行的情况。
原本对项目非议颇多的商户们,也在改造推进的过程中转变了态度,那些最初不想统一店招风格的几家商户松了口。
改造组请来大都市里的设计师们,商铺的广告牌、灯箱经设计师上门征求意见后按需定制,与商铺本身业态风格相适配,变得美观又时髦。
“现在我们这条商业街里关系相处最好了。”谈及街区现状,郭孜璇感叹良多。在实施改造的过程中,商户们的态度从一致对外,转换为团结共建,“大家在持续沟通的状态里,逐渐找回邻里之间的亲昵感。原来,一起抱团干事业的感觉这么好!”郭孜璇说。
月亮湾的商户自治委员会成立了,卖牛杂的、烤烧烤的、煮砖茶的、涮火锅的——成员们常常拿出招牌菜,在收摊后欢聚一堂,商量做些什么创意活动来吸引人气。
今年城管、文旅和温泉街道联合举办闹元宵活动,商户自治委员会得知消息后立即展开商议,大家都自愿提供自家特色小吃,在活动现场供市民免费试吃。当晚,各商户提供的汤圆、八宝饭、小酥肉、水煮丸子等美食一字排开,引得不少市民驻足品尝。
除了为街区活动共同出力,遇到街区设施日常维护、商业发展问题,商户们也开始习惯依靠集体的力量。郭孜璇一一收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商户自治委员会的名义向相关部门反映。
“以前我们店都是本地食客比较多,随着整条街的改造,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了。”一家咸宁本土老店的店主对记者说,今年“五一”,大量外地客源纷至沓来,月亮湾热闹非凡。
“宵夜旺季快来了,我们正在商议共同举办啤酒节、美食节,吸引更多市民及外地游客畅游月亮湾。”郭孜璇说。
探问题+建机制 网红从此变“常红”
月亮湾重返活力,但这种活力如何维持?
“如何常红,其实这就涉及到规建管一体化的问题了。”张佳良分析,不管是月亮湾还是其他建设改造项目,建好更要管好是关键。
在改造之初,工作组便着手建立了“1245”街区治理模式:包括党建引领下的街区治理委员会;街区治理委员会领导下的街区综合党支部、商户自治委员会两方联动;街道、社区、综合执法、商户及其他社会力量四方共建;群众诉求收集反馈机制、议事机制、办事机制等五项运行机制。
“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坚持改造全过程居民参与,充分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张佳良说,共建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月亮湾改造的过程中,这一点得到反复印证——
眼看环境变好,各类基础设施得到更新,附近群众自发把家养的鲜花摆上花箱,参与花街打造;
城市画师吴陈妮主动创造“树洞画”,用石膏粉把粗糙的树疤填平,绘出小松鼠、猫头鹰等动物,12幅树洞画栩栩如生,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
本土企业捐赠景观遮阳伞、附近的物业公司主动提供7.94亩闲置土地作为临时停车场;
群众们自发用文、图、视频记录项目施工过程,并上传至社交平台分享。在改造进行时,附近居民连续三天为工程队送来鸡蛋豆浆……
改造完成一年的时间里,月亮湾街举办了特色晚会、中医义诊、书画展等各种活动。
每天夜里,这里都会汇聚不少食客,撸串、啤酒、嗦虾、涮肉……吃饱喝足还可以去附近的免费天然温泉池里泡泡脚,在爽爽夜风中放飞自在心情。
“月亮湾越来越干净、亮堂了!”60岁的肖阿姨在月亮湾街附近跳广场舞已经十几年,“这条街变得更有活力,不仅是我们这些退休‘闲人’愿意来,来这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肖阿姨说。
月亮湾项目改造完成后,城市内的海德夜市、潜山商业街、九重锦商业广场等也受到鼓舞,开始规划改造。
“下一步,我们要加快复制推广的力度,争取带动更多的活力街区。”张佳良认为,坚持以政府主导+社会响应+群众参与的机制,以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营城聚人,提升街区活力。“久久为功、百川到海。一个街区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力有限,但是如果更多的街区有活力了,这个城市就有活力了,经济发展自然就更好。”张佳良说。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如今,依山傍水的月亮湾正以新的光亮照耀鄂南重镇、温暖一城市民。
(本栏图片均由湖北日报通讯员 舒志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