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十堰因地制宜 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湖北日报讯 (记者夏永辉、通讯员陈涛、董睿)5月12日中午,房县门古寺镇狮子岩村的幸福食堂开门,三素一荤的盒饭,吸引了众多老人前来就餐。

“价格从5元到12元不等,丰俭由人。”78岁的二组村民彭尧贤介绍,村里去年7月建成了农村老人互助照料中心和幸福食堂,大家的生活负担都减轻了许多。

近年来,十堰市把乡村养老作为乡村建设“六件事”之一强力推进,探索出了老年驿站、老人互助照料中心、幸福食堂等多种方式,以满足农村群众基本养老需求。去年,该市新建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26个,提档升级改造79个。

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纷纷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在郧阳区黄柿坪村,当地倡导邻里之间签订互助协议,为独居、分散供养老人提供“一对一”帮扶,形成农村熟人社会的互助养老模式。在房县军店镇中村,村委会将照料中心建设在扶贫车间、加工厂附近,通过提供餐食、零售商品的方式,获得经营性收入补贴老年人照料中心。在竹山县西河村,当地启用“数字乡村平台”,为35名独居老人安装智能终端,约定独居老人定时打卡报告健康状况,守住平安底线。

据悉,十堰今年计划建设农村老人互助照料中心24个,现已提前完成年度建设目标;明年至少提档升级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25个,预计届时实现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

--> 2024-05-1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3648.html 1 十堰因地制宜 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