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从“烟花效应”到“长尾效应”

□ 湖北日报评论员 余姝满

由作家李娟的散文集改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从屏幕上“火”到了线下。“看着看着就订好了去阿勒泰的票”“想去新疆的心达到了巅峰”“今年必须把北疆之旅安排上”……新疆文旅也趁势加大旅游推荐,高耸入云的雪山、浓郁茂密的森林、肆意奔跑的骏马、成群结队的牛羊……每一帧画面都美得像风景大片,诗意与浪漫无处不在。

文学之美与影视联动,往往可以开启一场独特的“文旅之美”。文学与影视的双向奔赴,不仅让更多的好作品破圈、出圈,也让一个地方的“能见度”不断凸显。电视剧《繁花》让上海黄河路的饭店迎来一波又一波游客品尝本邦菜;《去有风的地方》让云南大理沙溪古镇的“有风小院”成为人们的“梦中情院”;《狂飙》让去广东江门的游客都必须去吃一碗猪脚饭;《追风者》带火了红色根据地吉安、瑞金的红色旅游……近年来,“剧”与“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影视剧成为“旅游指南”,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案例越来越多。据报道,以“我的阿勒泰”为主题的旅游路线,也将成为哈巴河县的一道风景线。

“影视+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流行文化引致的旅游现象,具有突发性、短期性、不可预见性,人称“烟花效应”。在文旅市场消费回暖的当下,“影视+文旅”有众多成功的样本,更应注重长期效应,不能只图热一阵、闹一下。能成为影视剧取景地,一般都已具备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或自然风景优美,或生活气息浓郁,或人文底蕴深厚,有的本身就已经是热门旅游地。“因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剧集的热度终会随着时间散去,当这朵“烟花”绽放,更要在短暂的窗口期,保持敏锐性和洞察力,迅速找到、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将“烟花效应”发挥和释放成“长尾效应”。

让影视文旅更好赋能消费升级,需要明晰自身的独特性,不断挖掘内在价值,积极承接影视作品带来的流量,将其转化为持续拉动旅游消费的新动力,通过打造城市IP,完善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促进文旅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在“文学+影视+文旅”梦幻联动中,激活城市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拉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共赢共生,探索出既符合文旅产业和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保护好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长效机制。

--> 2024-05-1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3606.html 1 从“烟花效应”到“长尾效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