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以信息化赋能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 陈莉莉

阅读提要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注重“四化”竞相发展,更要“十个指头弹钢琴”,注重“四化”协调并进、相互赋能。

■信息化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信息化通过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流通,使得各种资源、技术、经验能够在四化之间高效传递,从而加速四化融合的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纳入现代化建设主体内容,同时与发达国家“串联式”推进“四化”模式不同,中国是“并联式”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注重“四化”竞相发展,更要“十个指头弹钢琴”,注重“四化”协调并进、相互赋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入推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住全球信息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机遇,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

信息化赋能推动创新发展、促进跨界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着科技进步,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动力源泉,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业务模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等,实现赋能推动创新发展。同时,信息化在打破信息壁垒,促进跨界融合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推动四化协调同步发展的关键。

信息化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强大引擎。新型工业化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基础,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实现产业迭代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以信息化为核心支撑的两化融合,是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和助推器。一方面,可以运用先进数字化装备、工业软件、行业综合解决方案等改造传统设施、装备和生产工艺,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纺织等领域,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推动传统工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向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在生物医药、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领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信息化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信息化提升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新型城镇化管理模式创新,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电子政务平台、在线教育平台、远程医疗系统等,打破地域限制,可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普及化,让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等智能系统,信息化技术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实现提供关键动力。信息技术作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深入渗透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动农业生产变革,助力农业经营创新,促进农业产业融合,信息化成为赋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有机融合,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方式,还促进了农业生产设备和服务的精细化,以农业生产变革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线上+线下”等新模式信息化,可以对传统农业经营体系进行要素重组,推动农业经营创新,还能促进传统农业与第二、三产业间的联动和协作模式发生变革,以农业产业融合助推农业现代化。

信息化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关键纽带。信息化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推动四化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信息化通过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流通,使得各种资源、技术、经验能够在四化之间高效传递,从而加速四化融合的过程。信息化推动四化之间良性互动。以信息化为纽带,工业化与城镇化可以实现更加紧密的互动,工业化进程可以带动城镇化发展,而城镇化又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多市场和资源。同时,信息化也能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高效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以信息化赋能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生动实践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进一步夯实四化同步发展基础支撑。湖北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省份之一,积极探索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路径,加快完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和模式。一是系统规划与布局。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湖北明确了建设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等,以确保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完善基础平台体系。通过整合城市信息模型平台、一标三实、编码赋码三大内容,构建了数据统一管理、系统统一融合、服务统一发布的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底座平台。三是标准化建设。制定《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总体框架规范》,创新建立21位统一识别代码,赋予各类管理对象数字“身份证”。由湖北省住建厅组织编制的《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编码规则》,获住建部批准为城乡建设行业产品标准,并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这是全国首个明确城市所有实体对象编码规则和分类框架的国家行业标准,也是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性标准。

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协同发展,进一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新格局。湖北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突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跑中部,2018—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年均增速达到18.01%,光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湖北的标志性产业链和数字产业集群。湖北推动数字化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湖北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和智慧校园的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在金融领域,湖北完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科技、网络金融安全等领域的发展,为数字社会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在文化领域,湖北加强数字文化建设,推动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湖北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3数字政府评估大会暨第二十二届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上,湖北省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获评优秀,省政府门户网站位居全国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第五位,“湖北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入选全国省级政府网站“十佳”优秀创新案例。

以信息化赋能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路径策略

切实担负起信息化赋能四化同步的历史使命。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课题,信息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加速器、催化剂。新征程上,要全面增强“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先行”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自觉将信息化作为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牢牢把握信息化赋能四化同步的科学方法。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信息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提升数字技术供给能力和工程化水平。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等建设,大力推进体系化建设和规模化部署,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加强战略规划,制定全面、系统的战略规划,明确信息化赋能四化同步的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考虑信息化与四化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相互衔接、形成合力。

牢牢把握信息化赋能四化同步的主要任务。着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着力促进信息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发展,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着力加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持续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传统农业向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着力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支撑,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研究员)

--> 2024-05-14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3566.html 1 以信息化赋能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