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用地审批压缩至三天 一次性通过率提升八倍

全省土地要素保障“跑”出加速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通讯员 杨永红 李金欣 胡峥

5月10日,我省花湖机场铁路联络线用地预审、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正式用地和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正式用地“零补正、一次性”通过自然资源部会审,3个项目总占地面积3293.53亩,涉及投资额682.48亿元。一季度全省新增的364个省级重点项目全部落地开工,总投资1283.25亿元,远超历史同期水平。

土地是项目建设的基础要素保障。面对全省先行区建设项目多、用地量大的新形势,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严格落实自然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持续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跑”出全省用地审批加速度。据统计,2023年,全省保障发展用地68.52万亩,创历年之最;建设用地省级审查时间缩短至3天,审查一次性通过率由10%提升至85%,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土地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当好服务发展的“店小二”

3月2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光谷国际医学创新中心,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人带队上门服务,得知质子刀项目用地需求后,当即决定要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尽快上京汇报,帮助解决项目二期的土地问题。

为服务先行区建设,去年,省自然资源厅努力当好服务发展的“店小二”,打响自然资源领域“九大战役”。今年,“九大战役”进一步提档升级,全省自然资源部门开展“上门服务行”活动,“审批流程能优则优、土地供应能保则保,全力以赴保障项目高效推进”。为此,将分散在11个处室的土地审批权集中到1个处室,将原来的9个业务审查岗优化为5个,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项目建设“跑起来”,服务保障“强起来”。省自然资源厅着力打造“两上四服务”(上京、上门,主动服务、热情服务、高效服务、精准服务)品牌。对重大项目实行分片包保服务和帮办代办,“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专员、一帮到底”。2023年,省自然资源厅领导带头主动赴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等省直单位和省联投、省交投等“用地大户”上门服务,累计解决用地问题328个。鄂州花湖机场二期、襄荆高铁、武天宜高速(荆门段)、武黄高速改扩建等374个重大项目29.18万亩用地全部保障到位。

项目应保尽保,审批能快则快。省自然资源厅主动联合建设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大胆探索交通和土地利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建立省、市、县三级并联协调机制,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阶段用地“三步并作两步走”,在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批建不符现象的基础上,用地批复和开工大大提速。

全省自然资源部门积极行动起来,相继出台优化调整城镇开发边界,支持乡村振兴点状用地等8个政策文件;为加快审批进度,省自然资源厅将用地审批权委托下放至8个市4个县;推动“缩小重大项目用地预审范围、扩大先行用地范围”等19项创新举措落地实施。

咸宁市贺胜温氏禽畜有限公司是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05年进驻咸宁市。去年,公司选址贺胜桥镇黎首寺村,新建种鸡养殖场,占地面积约360亩,但在项目办理中发现有20亩为耕地,需进行相应调整。

了解相关情况后,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三次带队进京,积极沟通汇报,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在区域内开垦同等面积与质量的耕地,将项目区内耕地调整置换。在方案上报审核期间,相关部门对上级反馈的意见及时调整修改。最终,方案顺利通过评审,项目平稳落地。据测算,该项目完成后,将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过千万元。

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投料、挤压、传输、焊接……荆州万朗磁塑制品有限公司6条生产线运转不停。每天4万多件磁塑门封条下线,可满足1万多台电冰箱所需。

荆州万朗主要为美的电冰箱荆州工厂配套生产门封条。2010年公司刚成立时,厂房仅有3000多平方米。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厂区面积翻了好几倍,却因地块分散,生产管理多有不便。

该公司多次反映,希望集中办公。荆州经开区对企业的呼声一直记在心上。2022年,邻近冰箱厂一家江苏企业的300亩土地因故闲置。荆州经开区自然资源部门主动联系协调,做了大量工作,助力该公司获得其中110亩土地使用权,帮助其建设高端家电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一期项目已于去年10月投产。

“老厂区集中到新园区后,不仅满足了我们技改需求,而且大幅度降低企业扩建成本。”该公司行政经理周娥称,老厂区集中到新园区后,实现了集约发展。

这只是荆州经开区盘活存量土地的缩影。自2020年以来,该区累计盘活23个“僵尸企业”,使1200亩建设用地重获新生,一批好企业实现了集中发展,既节省了土地,更提高了管理效率,让企业和园区生机勃勃。

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省自然资源厅透露,去年全省盘活存量土地38.59万亩,2023年亩均GDP增速达5.04%。

“大手大脚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规划建设紧凑型城市,通过亩产论英雄倒逼寸土生寸金,努力构建城市和产业‘双集中’的国土空间体系。”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人说。

一项政策盘活资产600亿

土地与资金是经济发展的两大要素。去年6月,省自然资源厅、省国资委联合发出通知,颁布8条政策措施,盘活国有企业存量土地,发挥土地资产效益,提升防风险能力,加快发展。

“这项新政,让我们资产增加了334.59亿元。”省交投建设事业部负责人李彦堂欣喜地说。政策出台后,湖北交投集团先后完成725宗、25.47万亩土地资产作价入股,增加净资产约334.59亿元,企业降低负债率3个百分点。

划拨土地作价出资,显化土地资产价值;盘活国有企业存量土地资产……8条政策如同及时雨,惠及中央与省市国有企业8000多家,当年就盘活国企土地资产近600亿元。

我国土地性质复杂,不少地块产权属性难以厘清。对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全省自然资源人主动作为,大力化解土地资产办证问题。省自然资源厅与省国资委、省住建厅等11个省市部门协同合作,破解因国企公司改制、重组、“两资两非”处置等原因造成的土地及地上附着物办证确权难题。仅帮助湖北铁路集团完成铁路建设用地办证就达126宗共计12549.41亩,有效化解了武石、武孝城际铁路等10余年的历史遗留问题。

用地审批时长一再刷新

4月初,记者在省自然资源厅9楼的一间办公室内,遇见省交投工作人员戴源,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该厅邀请公司在这里设立两个办公室,一个公路用地联合工作专班,一个铁路工作专班。“我们和审批处室在同层办公,问题第一时间反映,第一时间协调。”

联合办公让项目用地审批时长一再缩短,10天、8天、5天、3天、2天……

“沪渝高速改扩建工程先行用地从报部到通过会审仅用2天,常规一般需要20天。”戴源兴奋地说。无独有偶,宜常高铁项目负责人感叹:“去年12月9日确定信息,22日就批地了,用时13天,以前要半年以上。”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土地要素保障是加快先行区建设的“助推器”。全省自然资源规划部门主动创新,加强体制机制迭代创新,进行服务流程再造,优化政策供给,“跑”出全省用地审批新速度——

保障前倾、研判前移、服务前置,全省各地建立用地报批联合攻坚小组,推行容缺预审,优化流程,同步受理征地前期、供地方案、权属调查、施工图纸等材料审查。

以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管制规则及技术标准为依据,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实现17个市(州)“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合并办理”。

按照“机器代人、人人会审”思路,全省研发“机器选址”“智慧报地”“规划条件自动提取”“建筑方案智能图审”等智能辅助工具,支撑项目从报建、审查到落图的数字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度。4月10日,记者在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汉阳分局用途管制科看到,工作人员打开电脑“建筑方案智能图审”,一个8万平方米的建筑设计图,仅花5分钟就过审。

实施“一个处室办到底”和“技术审查+集中审批”改革,实现审批流程标准化、审查要点标准化、用地报批材料文本标准化,以智慧、高效、便捷的服务水平,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 2024-05-14 用地审批压缩至三天 一次性通过率提升八倍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3497.html 1 全省土地要素保障“跑”出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