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牵头设计的北斗星地一体化增强系统,将全国3万多个卫星导航基准站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
全国70%的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都是湖北造;
存储芯片、商业航天、网络安全等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
5月7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迎来“湖北时刻”。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围绕聚焦壮大综合实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坚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及用心用情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激情介绍,内容翔实、干货满满、振奋人心。
站上更高起点
高质量发展曲线昂扬向上
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彰显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2020年疫后复苏,面对一季度GDP断崖式下跌39.2%的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部委和兄弟省市鼎力支持下,湖北千方百计挺过来,当年恢复到上年的95.6%;
2021年复元打平,全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把应有的正增长追回来,当年经济增长12.9%,迈上5万亿大台阶;
2022年重回赛道,有力应对疫情延宕和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总量保持全国第7位,实现从跌出主赛道到重回主赛道的强劲复苏;
2023年修复向好,经济增速一季比一季快,全年增长6%,增幅居全国前列;
今年一季度,湖北GDP增长6.1%,经济运行起步有力,开局良好。
经过不懈努力,湖北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到湖北指导抗疫时提出的“三个一定能”殷切期望,那就是“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一定能够浴火重生,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湖北发展站上了更高起点。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壮大
湖北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始终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壮大。
科技创新聚势突破,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以“1家国家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477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加速形成;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干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今年有望达到万亿规模;
创新主体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5万家,均实现两年翻番。
湖北坚持打基础、补短板、谋长远,重塑链接陆海空三个丝绸之路的枢纽优势,加速从九省通衢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把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
高速铁路织密成网,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加快形成,4小时可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
黄金水道通江达海,万吨巨轮可通过长江直达武汉,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在长江中上游排第1位。
空中丝路畅达全球,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花湖国际机场建成投入使用,已开通国际国内货运航线64条,今年货运量可突破120万吨、进至全国第4位。
暖民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湖北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鳤鱼、刀鱼等消失多年的稀有鱼种重现长江,水鸟种群数量5年增长4.9倍,水清鱼跃、飞鸟翔集的美好景象时常可见。
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90%以上,长江干流、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
绿色转型提质增效,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体系加快形成,绿电装机占比达到65%,以全国第22位的能耗强度支撑了第7位的经济总量。
湖北用心用情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交出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
民生实事可感可及,去年办成十大类46项民生项目,今年继续实施十大类52项民生项目。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近3年年均增长6.8%,跑赢经济增速。
公共服务不断优化,66%的中小学纳入教联体,72%的县有了三级医院,城市12分钟急救圈、农村15分钟医疗圈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