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实习生 杨子妮 通讯员 夏梓 符坚
暮春时节,“晷时印迹——周吉荣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展,展览通过集中呈现艺术家近40年创作成果,展示其在当代艺术领域的丰富实践和深入探索。
“日晷是古代的计时仪,‘晷时印迹’指时间的印迹。”周吉荣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说,“时间”是贯穿他作品的关键词,“印迹”指版画在印刷时留下的痕迹,也暗指自己的艺术轨迹。
情系北京胡同 描绘时代变迁
周吉荣,1962年生于贵州,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版画研究院第一副院长,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秘书长。
周吉荣的艺术实践源于对现实生活最真挚的感受与思考。有感于都市变迁,1987年,周吉荣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以北京胡同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版画,早期的胡同充满寂静。
1993年,丝网版画《惊蛰》系列诞生,标志着其创作技法和创作思想的转变。周吉荣介绍,“惊蛰”是春雷乍动、万物复苏的时节,画面中以动态十足的年轻人隐喻当时社会涌动的活力和生机。记者在展厅看到,该系列第一幅作品中,一名青年从胡同外跑过,墙上印着一个提着鸟笼的人影。这些颇具象征意味的符号放在一起,在动与静、明与暗的对比中,形成张力,时代的脉动透过画面传递给观众。
随着城市化加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老北京许多胡同被拆。周吉荣敏锐地关注到这些,1997年创作了综合版画《最后的纪念》系列。画面中,胡同里的残垣断壁,仅存一扇门,孤零零地伫立着,凝固成时代记忆,让人感到淡淡的忧伤。
从具象到抽象 不断超越自我
从早年的胡同、门楼到近年的海市蜃楼、故城,周吉荣的作品代表了不同时期他对城市变迁的关切之心、追问之思。这些作品让观众一窥其独特而深邃的艺术世界。
《海市蜃楼》系列,天地之间的暮色、灰黄朦胧的华灯、依稀可见的路标,将现实图景提炼成抽象的绘画语言,辉煌之下隐藏着艺术家的不确定和疏离感。该系列既是城市剧变的映照,也是艺术家个人创作的转型和拓展。
《景观》系列,描绘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对城楼、宫殿、角楼等进行全方位清晰拍摄后,重叠在一起反倒产生朦胧的效果。这种虚化背后仍是周吉荣对城市急剧变化的思考。
《故城》系列,周吉荣将视角转向藏区的古格王国遗址。从繁荣到衰败,随着经久的风化侵蚀,城市归于自然之中,作品体现了艺术家对时间、空间和记忆的深刻感触。周吉荣说:“城市从生长、发展到消亡,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这种时空交错感,是我对‘晷时’的一种理解。”策展人刘礼宾称,时间意识贯穿于周吉荣的创作中,时间的印迹既是街景、人物,也是纸浆中的残壁成影、废墟遗迹,“他的作品流动着深沉的思索。”
艺术评论家巴力认为,周吉荣经多年创作,表现风格逐渐由具象转向抽象,这一颇具突破性的跨越过程,非一时兴起所为。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则称,纵观周吉荣近40年的艺术探索,可以看到其视觉图像变化的过程,即由具象到抽象、由叙事到非叙事、由平面到立体不断进行转换,从中看到一个伴随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对自我进行超越的艺术家。
突破版画局限 钟爱原生材料
“艺术总是要表达情感和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仅有版画这种平面性语言是不够的。为了展现更多艺术追求,我不断地在材料上进行探索和扩展。”周吉荣说。
早年毕业创作时,他就选择了当时并不多见的丝网版画。随着艺术实践深入,他创新使用纸浆进行绘画。纸浆具有不同于画布的特殊肌理,凹凸不平、层次丰富,带来立体效果,为其探讨城市与自然、过去与现在、虚实与记忆提供了理想媒介。展厅播放的视频,展示了艺术家搅动纸浆,颜料慢慢释放、彼此晕染,最终凝固为迷人画面的过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
周吉荣说,除了纸浆,自己还钟情于运用当地的原生态材料。他在“景观”和“故城”系列做了大胆尝试,突破版画局限,向着综合材料方向延伸。藏区红土、天然彩石颜料以及画、印结合的自然痕迹,使作品更加自由、奔放,充满力度。
在河西走廊采风创作时,他更将当地的赤霞土和矿物制成颜料,在绘画中大量运用。“这些原生态材料更直接、更契合主题,它们不只是绘画媒介,还是作品的一部分,传达出某种更强烈的气质。”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曾称:在一次次的思考与追问中,周吉荣不断突破材料的局限,作品就像从现实追忆历史,在模糊、朦胧的气息中表现古今交织的都市色泽,留下韵意悠长的“历史的清唱”。
据悉,此次“晷时印迹——周吉荣艺术展”是湖北美术馆“20世纪美术家”专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呈现各时期重要艺术家的作品和思考,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梳理与研究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
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观众可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