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民生,健康先行。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健康中国依然是关键词之一。
近年来,武汉市硚口区有的放矢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深化基层医改,可供借鉴的“硚口样本”初具雏形。
一组数据见证着建设成效,同时也为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硚口拥有6家三甲医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医疗机构393家,全区床位数17023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22.7张,先后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健康促进示范区。
昔日的老工业基地蝶变,硚口成为武汉医疗服务水平最高的城区之一,一幅健康硚口的幸福图景正在展开。
一中心一特色
高质量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
“这个社区卫生中心不管是硬件环境、医疗设备、看病流程以及医生水平,如果不看招牌以为就是一个综合医院。”睡觉落枕“很难受”的武汉市民曾先生,一大早赶到硚口区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几年前,居民得了小病,宁愿多跑几公里到大医院就诊,也不愿意就近踏入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
如今,以前不起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成为附近居民生病就诊首选。
来自硚口区卫健局的数据显示,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3年全年门诊量11.83万人次,远超“每个中心年诊疗量6.7万人次”的全国平均数据。按照全年365天不休息计算,该中心平均每天为324位居民提供门诊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卫生健康部门维护辖区健康、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区治理的桥头堡,是卫生健康工作的根基所在。
为落实新时期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硚口区探索“一中心一特色”布局,聚焦基层服务能力提升。
利用辖区医疗资源丰富的优势,硚口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同济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省中山医院、市肺科医院等签订了医联体协议。其中5家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
在医联体内建立专家工作室的合作模式,成立13个专家工作室,16位博导、91位博士下沉社区坐诊、培训、查房、教学以及合作开展科研。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已有11个特色科室被武汉市卫健委评为市级特色专科。
目前已有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标准,其中古田街、宗关街、汉中街、汉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而且古田街、宗关街、荣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家单位通过社区医院省级评审。
“岐黄学者”下沉社区
居民免费看名中医成常态
4月25日,硚口区宝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中医科和家庭医生团队,在宝丰街3506社区开展“中药茶饮”体验的硚口区中医药文化节义诊活动,这也是2024年硚口区中医药文化节第29场活动。
中医以其简、便、验、廉的优势为大众解除病痛,深受群众喜爱和信赖。然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薄弱,老百姓经常为了能够找到值得信赖的中医大家,不得不往大医院跑,饱受“挂号难、排队长”之苦。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20年8月,硚口区卫生健康局首次打破辖区限制,跨区引入国家“岐黄学者”王平教授及其团队下沉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平教授遴选了两位博士、一位硕士,和他一起开展长期、定期的基层坐诊、查房、培训,提升基层造血能力,更好地服务居民健康。
为了让更多患者的就医需求在基层得到满足,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硚口区总结“岐黄学者工作室”工作经验,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基础,着力将全区中医药服务迈上新的台阶。
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年前中医科发展特色不强,中医药从业人员能力水平一般。引进岐黄学者王平,每周四前来坐诊,药房煎药有时候要忙到晚上10时下班。2022年,引进的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院长彭锐教授,更是将汉中街的中医诊疗氛围拉满。目前,湖北中医药大学有两位全日制硕士瞿迁、刘思序在此坐诊,中药房还招收了两名中医药大学药学本科的毕业生。每周六,彭锐还带着数名硕士在此实践,每次最多接诊50位施针患者、20位汤药患者。
为深化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建设,硚口区卫健局还结合时令节气,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通过中医健康义诊加大宣传,开展“膏方节”“冬病夏治”活动。组织“硚口区中医药文化节”,针对不同人群开辟儿童专场、妇女专场、环卫工人专场、警察专场等,普及居家中医小处方,预防职业病。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硚口区社区中医药从业人员,比2017年增加了75%。2023年,全区连续开展了100场中医药社区行活动。100场活动之后,社区中医门诊量翻了一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量从2020年12万余人次已经提升到2023年40万余人次。
家庭医生团队管慢病
给居民当“私人”健康顾问
“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109mmHg,血压偏高,近期要加强监测。”家住硚口区古田街古二社区的刘大爷是常住居民,依照习惯他每月都会到古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慢病随访。这一良好习惯的背后,得益于他签约的家庭医生叶华文的专业指导。
作为基层医疗单位,古田中心着力加强了医疗与预防的整合,实现了服务理念上从单纯的“治疗病症”转变为“维护健康”,从“侧重治疗”转型到“强化健康宣教”。通过家庭医生团队将医疗服务与预防保健紧密结合,对不同健康状况的居民进行精细化的分层管理。这一“医防融合”的服务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还让社区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有效守护了居民的健康。
2021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实施早诊早治,加强医防协同,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323”问题,打造健康中国行动的“湖北样板”。
“323”指影响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及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省、市卫生健康委明确的湖北省“医卫融合”慢病管理试点区,硚口区选取了汉中、韩家墩、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行试点,推出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启个人、家庭、机构、社会“四联”健康管理新模式。签约家庭中选择一名家庭成员作为健康管家,在家庭医生团队的支持下,了解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辅助开展家庭健康管理工作,协助督促家庭成员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健康监测,落实健康干预措施。引导居民做好个人自主健康管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和水平。在上级医院的支持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优质医疗资源为支撑、家庭医生团队为主干、家庭健康管理为支持、个人健康监测为基础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新模式。
目前,硚口区已与同济医院合作,创建全国高血压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同济医院、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武汉市普爱医院合作,建设MMC标准化代谢性疾病规范管理试点,获得国家MMC中心审核。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批全市首批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开展医养融合试点。(余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