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有度方能身心安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莉 通讯员 於鑫益
“五一”小长假来了,有人选择宅在家中休憩,有人踏上旅途享明媚春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医科、关节与运动医学科、过敏反应科等专家提醒,假期要注意饮食有度、起居有常,保持身心健康。
宅着不动 身体也易受伤
许多“宅男宅女”不爱出门,假期窝在沙发上刷几个小时的手机、追剧不挪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夏玉坤表示,假期是大多数人的最佳休养时期,但在家中坐卧休息时要避免时间过长。
夏玉坤解释,久视伤血,因为肝主藏血,如果双目长期注视手机或者电脑屏幕,会影响肝血濡养;久坐伤肉,这里说的肉是指脾主肌肉,久坐会导致消化功能下降,累及脾胃,容易出现胃口欠佳、乏力消瘦、大便难解或便溏等;久卧伤气,躺久了会破坏心脏休息和运动的规律,身体反而感觉更累。黑白颠倒、熬夜补觉则更加损害健康,会出现抵抗力减弱、判断力减弱、思维迟钝、协调功能不良等种种不适,严重者还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
此外,身心相互影响,身体上的劳累会损伤筋骨肌肉,最终累及脏腑,影响情绪;心理上的劳累易内伤脏腑,影响筋骨肌肉,出现疲倦、乏力、疼痛等不适表现。因此,当身体疲劳时,休息需注重心理调摄;当心累时,适当休息、运动有助于心情舒畅。
劳逸结合 久行久立伤筋骨
趁着假期,很多人会选择去郊外登山踏青。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陈彪提醒,平时锻炼少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注意劳逸结合,减轻运动强度。
久行伤筋,久立伤骨。如果平日不常登山,应选择坡度较缓的小山,并尽量减少负重,天热时及时补给水分。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要选择海拔较低的山,随身携带必备药物,以防突发不适。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避免登山。
户外活动还要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勤洗手,避免与有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的人近距离接触。还要做好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特别是外出游玩时疲惫劳累、忽冷忽热,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都容易导致消化道疾病。
出游需要长时间乘车时,如何预防晕车?夏玉坤介绍,按压某些穴位,可帮助预防晕车。先掐住中冲穴保持10秒钟再松开,再按揉左右手腕内关穴不少于1分钟,接着按摩足三里和太溪穴,以感到穴位处微微酸胀为宜。此外,途中可适度地打开车窗,以保持车内空气新鲜;常变换坐姿,如抬高下肢坐一会儿,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全身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仰卧,用冷毛巾敷前额。
避免受凉 及时调整衣着
五月正处繁花盛开时节,春季致敏花粉在某些地区可能仍处于高峰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过敏反应科医生董翔提醒,上呼吸道的过敏反应可引发鼻炎,下呼吸道的过敏反应可引发哮喘,上下气道相通,可以相互影响,因此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哮喘的风险增加。呼吸道过敏(鼻炎或哮喘)患者在外出时要注意远离粉尘、花粉等过敏原,以及气温骤变的刺激,在出游前就要做好防护准备工作,随身携带口罩,着长袖衫,在花草树木上风方行走,必要时还应带上抗过敏药物。
春夏交替时节,气温变化频繁,早晚温差较大,老人小孩易感冒发烧。应根据自身体质和感受,及时调整衣着厚度,避免受凉的同时也要防止出汗等引起感冒。随着气温升高,紫外线越来越强烈,过度日晒易晒伤肌肤,造成皮肤老化,日光性皮炎等,当阳光强烈时,要戴太阳镜,遮阳帽,打遮阳伞、防晒披肩,涂防晒霜等,利用所有能防御的工具,以阻挡紫外线的伤害,避免皮肤受伤。
警惕百日咳缠上成年人
湖北日报讯 (记者曾莉、通讯员黄洁莹)百日咳是一种幼儿病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儿内科主任舒俊华介绍,百日咳是传染病,每个人都易感。近年来,百日咳出现“高龄化”,青少年病例占比明显增多,成人患者的比例也在升高。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病程较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至3个月,故名“百日咳”。
百日咳患者及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儿童由于不到免疫接种年龄或免疫接种史不全、年幼体弱等原因,常常成为百日咳的主要袭击目标。百日咳患儿的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就越高。小月龄患儿感染百日咳后,容易合并肺炎;部分患儿可能合并百日咳脑病等严重情况。
百日咳为何出现“高龄化”?舒俊华解释,这可能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百日咳鲍特菌变异以及诊疗技术的提升等因素有关。任何疫苗接种后保护力度都会随着时间递减,我国目前使用的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6岁时各接种1剂次,通常疫苗接种3年至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此外,与其他的病毒、细菌一样,百日咳鲍特菌会根据环境不同而变异。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百日咳?舒俊华介绍,儿童百日咳通常会发出高音调似鸡鸣样的吸气吼声。如果咽部检查或遇到冷风、烟雾、进食等诱因,可能会引起痉挛性咳嗽发作。不过,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来说,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和百日咳的咳嗽可能没有这么明显的区别。
春游徒步
小心髌骨软化症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菁华、通讯员胡梦、曾潇潇、实习生陈梦媛)假期徒步出游已成为市民休闲新潮,但“徒步杀手”髌骨软化症隐忧逐渐浮现。近日,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光谷院区运动医学门诊接诊了深受髌骨软化症困扰的的张女士,并以其经历提醒公众,登高望远之时,务必关注膝关节健康问题。
30岁的张女士平素热爱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在家附近的小山上游玩。然而近期,她总感觉膝盖前方疼痛不舒服,尤其是在上下坡时,疼痛尤为剧烈,甚至会出现走路时突然腿软的情况。
为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张女士便来到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光谷院区运动医学门诊就诊。接诊的霍雄涛医生在细致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查体后,初步判断张女士所患可能是髌骨软化症。
“髌骨软化症指的是髌骨的软骨面,因慢性损伤,软骨发生肿胀、侵蚀、龟裂、碎裂、剥脱等病理变化,从而引发膝关节疼痛的一种病变,又称髌骨软骨炎。”面对张女士对于“骨头变软”的忧虑,霍雄涛耐心地解释。
霍雄涛介绍,髌骨软化症患者多数存在膝关节过度使用、长时间半蹲或扭转伤势等情况。长期采取不当的姿势,如久蹲、频繁上下楼梯或爬山、频繁负重蹲起等,都可能加速髌骨软骨的磨损。该症临床表现为屈膝或半蹲位加重的膝前侧疼痛,或因突然疼痛出现打软腿的现象。
目前,针对髌骨软化症的不同病程阶段,临床上采用分期治疗方案。对于病情尚处早期的患者,可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休息、理疗、肌力训练等。对于已进入病情进展期的患者,如果经过数月较为严格的保守治疗髌骨依旧疼痛,那么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霍雄涛提醒,髌骨软化症好发于青少年和年轻人,在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中多见,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早期通过休息和改变用膝习惯可自行修复,但如果不予重视,继续进行屈膝类运动,则会演变为髌股关节炎。若外出徒步期间发生膝盖疼痛,一定要及时重视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