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浠水“种粮大王”黄金安

家庭农场种“大田”

黄金安,1978年生,武汉轻工大学粮食工程专业毕业。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大国农匠、湖北省十佳农民、湖北禾溢园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2014年,黄金安回到家乡浠水县散花镇种田,在4个乡镇流转土地63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种粮7万多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通讯员 方俊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实现双季稻吨粮田。”4月12日,浠水县汪岗镇马石庙村,黄金安正在巡田。看着茁壮成长的秧苗,他满脸笑容。

黄金安是浠水县有名的种粮大王,在4个乡镇流转土地63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种粮7万多亩,还开拓江海联运将稻谷销售到福建广东市场。

尽管经营规模越来越大,黄金安却对家庭农场情有独钟,“家庭是农村最小单元,稳住了家庭,也就稳住了农村。”

见证农业机械化——

10年效率提升100倍

2014年,黄金安下定决心,把家人留在湖南,独自回到家乡浠水县散花镇种田。

在此之前,他在全国各地卖了13年的粮食机械,一直关注农业。“农业大有可为。但我也做好了亏5年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只亏了3年。”黄金安笑着说。

种地超出预期,得益于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超常规发展。

就说水稻喷药吧。10年前,喷药靠人背。电动喷雾器15斤、药桶加药水35斤,一个强劳力一天只能喷15亩。

第二年改为机喷,6人一组用拖拉机牵着管子喷,一天可以喷150亩。人轻松了一些,效率却没提高多少。

“不用机械,管得再精细也是低效农业,挣不了钱。”黄金安算过账,当时一亩田产值才1200元,人工费就要超过三分之一。

2016年,农业无人机出现了。当时单机载重仅15斤,需2个人操作,一天可喷200亩。

变化越来越快。“你看,这是我今年刚买的最新款,续航时间延长一倍,载重从100斤增加到150斤,关键价格还便宜了近一半!”抚摸着无人机,黄金安像抚摸自己的孩子,“2个人一天喷3000亩,是10年前的100倍!”

“以前3个人一天才能晒2万斤谷,还要抢晒坪,看天气。现在一台烘干机一天能烘60万斤。”说起农机,黄金安停不住嘴,“还有激光平地机,可以把农田的平整度控制在5公分,省水又省药。”

从不拒绝新技术的黄金安,在全省率先试验双早双直播,现在又开始鼓捣无人农场。2023年,他的农场实现粮食产值7500多万元,利润100余万元。

看农业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是“最优模式”

“将来谁来种地?你焦虑吗?”“不,我一点也不焦虑。”黄金安答道。

“当更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种田不再是苦差事,年轻人就会回流。”他说。

汪岗镇杨花屋村“90后”马典两口子,就是黄金安口中的年轻人。

马典原本是位货车司机。“经常看到黄总那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农机,很炫酷。”在黄金安鼓励下,马典和妻子从一位种田大户手上,接过500亩地,购置一台无人机,开始学种水稻。

“我一个星期学会飞无人机,妻子给我打下手,除了种自家地,还能给周边农户搞飞防挣工钱,比开车轻松多了。”马典说。

马典这种家庭农场模式,就是黄金安心中的“最优模式”。

浠水县是丘陵地区,全县46万亩农田中,仅有3处万亩大畈,耕地比较分散,适合以家庭为单位适度规模化种植。

“一亩地的纯收入可以达到300至500元,如果自备农机,每亩又可以多挣好几十元。这样算下来,一年可以挣15万元到20万元。”说起理想中的家庭农场,黄金安眼中有光,“老人搞点田边经济,丈夫专心种田,妻子负责顾家,一家子其乐融融。”

“这样的家庭,将是未来农村最坚实的底盘。”不仅鼓励别人,黄金安自己也是这么规划的,“我爱人已经说了,只等老大明年考上大学,就要带着老二回来陪我种田,我等着她。”

--> 2024-04-25 浠水“种粮大王”黄金安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1722.html 1 家庭农场种“大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