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胜
在酒店办理入住登记时,很多旅客都习惯了“刷脸”。上海市公安局近日强调禁止对已带身份证的旅客“强制刷脸”,并制作了标准的《旅客住宿登记问询流程图》,要求酒店进行人脸核验前应征求旅客同意。(4月24日《羊城晚报》)
人脸信息属生物识别信息,是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敏感信息。按照法律规定,采集敏感信息需要具有特殊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且要在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和使用。“强制刷脸”虽为过往许多城市酒店业的普遍做法,但实施此举并无明确的法律与政策依据。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提交了一份《关于限制旅游场景过度使用“人脸识别”的提案》,指出在酒店加装人脸识别设备终端既没有明确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也没有正式成文的部门规章规定,该举措不仅降低服务效率,容易引起游客的不满和投诉,而且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从表象看,刷脸识别似乎是为提升查验效率的“便捷”方式,实则是对游客身份的重复查验和对公民敏感信息的过度采集。事实上,入住酒店不再“强制刷脸”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不只是上海,国内多地已开始调整此项政策。深圳、杭州、苏州等地多个酒店明确规定,不再要求“强制刷脸”,只需要登记身份证即可入住。不少旅客表示,新规实施后入住酒店更加方便,个人隐私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尤其在节假日高峰出行的时候,节省了办理入住的时间,提高了满意度,可谓一举多赢。
当下,很多公共场所安装有人脸识别设备,期待严禁“强制刷脸”的改革效应不断放大,限制人脸识别技术被过度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