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杨德义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20名中国航天员“为国出征叩苍穹”。
这些飞天之路的攀登者中,从湖北枣阳农家走出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特级航天员聂海胜,无疑是耀眼的那颗星。
三度飞天,他成为首位太空驻留突破100天的中国航天员。
4月24日,2024年“中国航天日”荆楚科普大讲堂“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科普活动在汉举行,这位英雄航天员以《中国航天 永远值得期待》为主题,为武汉市民作了一场精彩的航天科普报告。
无人触碰的红色按钮
“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回到我的家乡。”
聂海胜的这个开场白,引来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成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在(预备)航天员选拔中,有基本条件选拔、医学选拔、心理选拔等。”聂海胜说,医学选拔包括临床医学选拔和生理功能选拔,心理选拔包括个性选拔等。
聂海胜介绍,(预备)航天员选拔对身高、体重、年龄都有限制。
如果说飞行员是“千里挑一”,那么航天员无疑是“万里挑一”。
聂海胜说,航天员的训练有8大类100多个项目,每一项训练,都是挑战自我极限。
“下面请看一段视频,这就是高速旋转的离心机。”聂海胜打开PPT上的一段视频。视频中,受测人员的脸部已经变形。
“飞船在上升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要承受很大的过载,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耐力训练。”聂海胜以游乐园的过山车为例,“大家在乘坐过山车时,会感觉头昏眼花,那时人体承受的过载大概2G,相当于自身重量的两倍。我们平时训练要达到8G的过载,相当于8个自己压在身上。”
聂海胜介绍,在过载达到8G时,胸部会非常难受,呼吸也变得困难。他说:“座椅上有两个按钮,左边是红色按钮,右边是应答按钮。如果触碰红色按钮,离心机会很快停下来,这也意味着这次训练不合格,下次任务肯定就没你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全体航天员没有一人触碰过那个红色按钮。”
“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没想到成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吃这么多苦。正是有像他(聂海胜)这样的人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现在强大的国家。”专程从青山区赶来聆听报告的张女士,在观众席上发出这样的感叹。
飞天背后的报国之心
在现场,聂海胜分享了我国在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所有执行飞行任务乘组出征时的精彩画面。他说:“来到航天员大队,首先映入到我们眼帘的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标语。这8个大字已深深扎根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至高的飞天信仰。”
3次入选飞行任务乘组、3次入选备份航天员,聂海胜还记得,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升空,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太空那一刻。他回忆:“发射成功后,我们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大家都泪流满面。为了这一刻,大家挑战极限、不惧生死,将祖国的利益和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那一次,聂海胜作为备份航天员,和战友一起目睹杨利伟进入太空。
神舟五号任务结束后,聂海胜认真总结经验,为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作准备。
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费俊龙、聂海胜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120小时,首次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近10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聂海胜终于圆梦太空。
“2005年10月12日,我们奉命出征,一场大雪从天而降。”聂海胜回忆,当时医护人员担心天气变化会影响航天员身体状态,好在经过监测,两名航天员身体各项指标良好。
在轨飞行第二天,聂海胜迎来了自己41岁的生日,指挥部特意安排他的妻子和女儿进行天地通话。“爱人为我送上生日祝福,女儿为我唱了生日歌。那个生日,我永生难忘。”聂海胜说。
更让他难忘的是2013年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赴西北大漠,为三名航天员出征壮行的那一幕。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鞭策激励,令我们热血澎湃、斗志昂扬,誓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
1998年,34岁的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如今,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即将飞向太空。聂海胜说:“随着我国航天技术不断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加入到航天员队伍,相信我的家乡将来也会有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到航天员的序列中,与我们一起并肩战斗。”
听完聂海胜的分享,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大二学生刘妤婕说:“感触太深了,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一代代航天人付出了太多。作为一名大学生,唯有加倍努力,才能不负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