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三春
追问寰宇,剑指苍穹,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的接续奋斗,人才梯队建设同样不可或缺。4月23日,中国航天大会航天科技教育校长论坛在汉举行。与会院士专家、各界代表共议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行业有生力量、明日之星。
榜样激励:让青少年立下“问天”志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一个从牛背上走下来的火箭总设计师。”当日,湖北籍中国工程院院士,87岁的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技术专家龙乐豪说。
从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失败后一夜白头,到最终开创出中国主力、世界一流的长三甲系列“金牌火箭”,龙乐豪的事迹在现场引起一次又一次掌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航天科技领域有太多这样的典型。”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说,该中心2020年对部分参与航天科技教育课程的高中毕业生调查显示,95%以上的学生认为航天精神对学生意志品质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航天科技是否太“高大上”了?中小学生看得懂、参与得了吗?不少人有疑问。
“人类与生俱来对太空有着好奇心。而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周岫彬表示,从导航到卫星电视节目,航天科技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航天科技还是综合性学科,很多“弹、箭、星、船、器”的研制过程已经标准化,涵盖着不少中学数理化知识点。
“激发全民特别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屈文谦表示,开展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实践,能够引导青少年砥砺科学品质,立志科技报国。
多方合力:“造卫星”中培养高素质人才
开展航天科技教育,各界在共同努力。
2016年,中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八一·少年行”发射成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普卫星上新,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我们十多名学生参与了最新的八一08星研制,与科研人员同吃同住同研究,其经历令学生终生难忘。”杭州市文海中学校长罗敏江说。
当日的校长论坛还发布了航天科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系列活动。其中,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已覆盖了全国30个省区市,正在如火如荼举办中。杭州市文海中学、宜昌五峰天问高中等六所学校现场签约航天科技教育手拉手活动。来自武汉大学、武昌实验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哈尔滨工业大学附中、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校长及代表共议如何加强大学、中学衔接,共育空天科技人才。
“武汉大学是具有硬核科技实力的空天信息强校。”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丹介绍,近年来,武大整合优势学科,在华师一附中建设了“空天探测实验室”,并在武昌实验中学、黄冈中学逐步推广。武大已先后在4所高中开设了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空天探测及基础知识等6门大学先修课,并建立了13所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