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摔不坏的竹椅子、能吹气泡的手工面……

湖北非遗绽放时代之花

4月22日,在武汉园博园汉口里,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湖北篇录制现场,湖北省级非遗“章水泉竹艺”亮相。(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4月22日,一场湖北非遗集市在武汉园博园汉口里展开,黄冈章水泉竹艺、孝感麻糖、荆门蟠龙菜、天门渔鼓、荆州漆器、恩施玉露、鄂州雕花剪纸、随州青铜器制作、武当武术、大冶刺绣等非遗项目纷纷“出摊”。央视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将镜头对准汉口里,关注湖北非遗在新时代的活化与传承。

周总理点赞的“竹艺圣手”

两把竹椅子,一把因岁月久远、长期使用而呈现红褐色;另一把制作于10多年前,呈干净的黄色。两把椅子都轻巧牢固,搭配竹桌、竹雕茶具,别有质朴风味。这两把从武穴搬到江城的竹椅子,向市民和游客展示了被誉为“神州竹器之秀”的省级非遗项目章水泉竹艺。

耄耋之年的范道正是章水泉竹艺的第二代传承人。他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章水泉竹艺自武穴民间生长,有三绝:竹编、竹雕、竹器。章水泉竹器具有不散架、不变形、不发裂、无破损、无虫蛀、外表精美等特点。创始人章水泉制作的“雕花竹椅”曾在1915年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周恩来总理曾点评章水泉竹器:“牢固而不显粗笨,精巧而不失单薄,富有装饰而不失繁琐”。章水泉亲手制作的一套竹器家具,至今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

胡昌武年近60岁,是章水泉竹艺第三代传承人,擅长竹器制作。他向记者展示了“火烧围蔑”技艺,用火烤加热,将竹子折成合适的弯曲弧度组装家具。“章水泉的竹器不用钉子,都是榫卯结构。”胡昌武介绍,一个成型的章水泉竹艺品,要经过蒸煮、碳化、低温烘干、雕刻、打磨、组装、上色等20余道工序。单品制作成型最短要9天,最长的要两个月。

章水泉竹制家具曾经是当地讲究人家嫁女的必备嫁妆。随着时代进步,竹制家具慢慢淡出普通人的生活。但其精巧的技艺永远被称道,2010年上海世博会,胡昌武制作的章水泉竹艺一桌四椅售价6000元。

老手艺的青春之歌

非遗师傅们为后继者少而忧心,干渊的态度则放松很多。

干渊算得上是“斜杠青年”(不再满足于单一职业和生活方式,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年轻人),本职是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同时也是章水泉竹艺的传承人。干渊在校教授工业机器人课程,他是第四届上海国际发明展金奖获得者、“佛手山药采挖器”专利获得者。

“我学习的是竹编,我打小就会用棕榈叶编花朵、小动物,都是小时候跟外婆学的。”干渊一边向记者介绍竹编,一边拿出棕榈叶交织、缠绕,仅半分钟,一朵小花编好。他递给围观的姑娘,姑娘开心地把花朵插到同伴的发髻上。“你看,快乐,我编出的是快乐。”干渊说,有些老技艺在新时代不实用了,但其间蕴含的价值可以从新的方向生发,只要被人们需要,技艺就能流传。

高高挂起的襄阳石花奎面在汉口里的街头特别打眼。36岁的传承人胡传磊现场演示石花奎面穿针眼、头发丝穿过面条芯、用面条当吸管在水杯里吹气泡。胡传磊告诉记者,石花奎面的截面只有普通圆挂面的六分之一,且是空心的。从和面到成形,石花奎面13道工序,用时25个小时。胡传磊18岁师从舅舅林永云学艺,“除夏季外,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是凌晨4点起床做奎面。”胡传磊说,奎面起于林家,200多年心手相传,以前老人过生日、妇女坐月子都爱吃石花奎面,现在因为大家追求健康,奎面是绿色环保食品,老味道依然大受欢迎。

非遗成为文旅发展新亮点

在孝感麻糖展示区,盘子里盛放着4样原料:麦芽、糯米、黑芝麻、白芝麻。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的《孝感县志》记载:“麻曰脂麻,可以有油,和糯饧以为糖,曰麻糖。处处有之,而孝感独著。”

孝感麻糖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何宣川为大家展示了“独著”之处:选料、熬糖、扯糖……孝感麻糖的工艺流程有24道工序,过去,这些工序全由手工完成,黄亮的老糖通过反复拉扯,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颜色渐渐变淡。徒弟李艮儒拿起半米长的大刀,“这是切糖专用刀,不过现在的生产已经机械化了。”

孝感有俗语“一河两岸八埠口,两块麻糖一杯酒”,麻糖是老一辈生活里最甜蜜的记忆,也是如今当地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目前,孝感市孝南区共有麻糖米酒企业30余家,产值过亿元企业3家,实现年产值过10亿元。每年消化糯米、大麦、芝麻等原材料约5万吨。

一方艾草惠万民,汉口里的蕲艾展区吸引众多游客。蕲春艾灸疗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依托传统技艺,蕲春县相关企业开发了艾灸贴、艾灸条等系列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小小艾草撑起一条全产业链,催生565家企业,惠及数十万人。2023年,蕲艾产业综合产值达102亿元,其增加值占全县GDP的1/5,累计带动就业30万人。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湖北有11个子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拥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45个、省级代表性项目60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3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87人。全省各地共建立98家非遗工坊、130多个非遗传承发展基地,基本实现非遗保护的制度化、体系化与工作常态化。湖北非遗项目相关产业已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文旅发展的新名片。我省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所涉及的企业共441家。2021年,全省非遗相关企业营收总计243.28亿元,主要为中药制作技艺、酒类传统酿造技艺、茶叶制作技艺等项目。

--> 2024-04-24 摔不坏的竹椅子、能吹气泡的手工面……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1589.html 1 湖北非遗绽放时代之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