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1日

怀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豪情——

父子接力做“粮王”

刘文豹父子三人在枣阳市王城镇中楼村的小麦地里,察看小麦长势。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父亲是中国农村改革初期最早的规模经营者之一,先后在湖北、宁夏垦荒种粮,每年向国家交售粮食超过200万斤,1989年被评为“全国百名售粮模范”;

两个儿子追随父亲,在戈壁滩上自建7000亩高标准农田,将贫瘠的盐碱地变成年年高产的吨粮田;

3年前,父子三人怀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豪情,兜兜转转回到家乡襄阳,用新理念和新技术,重新播种丰收的希望。

他们就是“老一代粮王”刘文豹和“新生代粮王”刘斌、刘杰。

3月26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枣阳市王城镇中楼村,走进两代“粮王”的世界。

从鄂北岗地“种”到茫茫戈壁

——两代人坚守“粮”心

3月26日清晨,在枣阳市宏农种植家庭农场,炊烟袅袅升起,趁着老伴做早饭的间隙,78岁的刘文豹转悠到自家田边,瞅着长势不错的麦苗,饱经沧桑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早上到田间转一转,是刘文豹多年来的习惯。

在父亲的影响下,刘斌和刘杰也养成了这个习惯,无论刮风下雨,总要去田间看看才心安。

刘文豹父子三人对土地有着别样的情感。

刘文豹出生在南漳县一个农家,曾在襄北国营农场当农机员。1982年,湖北开始实行联产承包,刘文豹从农场离职,自筹资金买4台“东方红”拖拉机,为周边农民代耕代收。看到规模化发展的前景,刘文豹一口气承包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1070亩土地,仅用两三年时间就将杂草丛生的岗地改造成庄稼地。

凭借机械化和规模化,刘文豹一跃成为当时湖北最大的种粮户,并走进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那一刻,刘文豹倍感荣耀,也由此坚定了一生的信念:多种地、多打粮,多为充实国家粮仓作贡献。

种粮路上并不顺利。刘文豹曾在汉江边上的鱼梁洲开发粮田近万亩,后几度辗转,奔波多个省份找地种,最后选择了宁夏,承包黄河滩涂7000亩。

老伴沙玉荣一路跟随,无怨无悔,只是偶尔跟儿子吐吐槽:你爸种田有瘾。

没想到,这个“种田瘾”竟“遗传”给了两个儿子。

1984年出生的刘杰,自初中毕业就跟着父母走南闯北,从小爱好机械的他,几乎包揽了田里的机械活,一干就是25年。

哥哥刘斌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没有像同学一样选择去大城市,而是来到宁夏,与父亲和弟弟并肩作战。

这些年,有朋友动员兄弟俩跑运输、搞餐饮,赚快钱,他们都不为所动。

“父亲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兄弟俩始终与父亲心心相印。

“再贫瘠的土地,也能产出粮食”

——戈壁滩上战风沙

刘斌与刘杰都是“80后”,脸上却有一种老成持重的坚毅。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再贫瘠的土地也能产出粮食。”回忆起在宁夏种田的日子,刘斌感慨万千。

戈壁滩上条件异常艰苦,狂风一起,漫天黄沙,土地上杂草比人还高,地下盐分含量严重超标。

兄弟俩心里打鼓:这样的地能种粮食吗?刘文豹却笃定地签下30年合约。他说,靠着黄河边,集中连片,承包费低,这正是他想找的地。

面对一片荒芜,刘文豹设计出一张高标准农田规划图,土地按照300至400亩划成网格,周边配套沟渠和机耕路,路的两边种植林木,泵站和水闸都有准确的位置。

父子三人买来农用机械,按照规划图,平整土地、开沟挖渠、修建泵站、改良土壤。靠着惊人的毅力,几年间,他们平整出近万亩可供种粮的土地,开挖4万多米长的水渠,修建30个水闸。

父亲是种田老把式,儿子是科班出身,父子默契配合,破解一个个难题。尽管三人的皮肤被风沙吹裂,手心脚心长满粗茧、磨出水泡,但没有一个人叫苦。

土地改造完成后,第一年,他们满怀信心地种下水稻、玉米和油葵。可等到收获后一算账,发现产出远不如预期,净亏30多万元,一向坚强的刘杰忍不住哭了。

分析原因,发现宁夏的水土气候与湖北大不相同,种植方式不能照搬。以播种为例,在湖北,土地渗水能力强,可以直接撒种,但宁夏土地不吸水,种子易漂浮,需用黄泥拌种,晒干后才能播种。

重重困难没能阻止他们的“粮食梦”,父子三人向周边农民请教,摸索种植经验。

汗水终于换来了丰收。第二年,他们成功了,亩产水稻1200斤、玉米800斤,产量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父子三人正准备雄心壮志大干一场,不料命运弄人。2005年,黄河河岸塌陷,奔腾的黄河水将平整好的土地瞬间淹没,待河水褪去,土地上只留下厚厚的泥沙。

这次,刘杰没有哭,只是跟着父亲和哥哥,默默地清理泥沙,并在岸边用石头筑起防水墙,一切从头再来。

一点点试错,一步步前进,戈壁滩上留下了父子三人20年的岁月和汗水,每到收获季节,茫茫滩地上金黄翠绿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人只有尝遍辛酸苦楚,意志才会更坚定。宁夏的经历,让年轻的刘斌和刘杰迅速成长,也对种粮有了一份从容的底气。

黄河边,人烟稀少,父子三人学会了忍受孤独和寂寞。刘斌说,宁夏的夜很“熬人”,好在一家人在一起。

“种粮是有奔头的事业”

——父子同心探寻新“稻”路

3年前,刘文豹一家决定回到家乡。

“年纪大了,想落叶归根。”刘斌和刘杰听从了父亲的意愿,拖着3台农用机械重返襄阳。

父子三人的心依旧在农田里,施展规模化、机械化种粮的抱负一直没变。只不过,刘文豹“退居二线”,种田的事基本交给两个儿子。

此时,襄阳很难找到大规模集中连片的耕地,寻寻觅觅,他们在枣阳市王城镇和兴隆镇找到了5块相对集中的地块,共计2000亩。

20多年没有回湖北种田,农业科技和农用机械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父子三人开始了新一轮创业。

第一年,播种小麦,等到成熟期时,刘斌发现苗间距稀疏、产量不高。经过询问,原来小麦品种经过更新换代,增加了抗倒伏性,种植密度要相应变大。之前一亩地下种22斤,现在可下种30斤。

去年夏天小麦收获季,遇到了连日阴雨天,小麦抢收回来后,请人烘干,哪知排队的农户太多,刘斌眼睁睁地看着小麦被“捂”着发酵了。“宁夏气候干燥,不用烘干。”刘斌苦笑道。

尽管遭遇到些许挫折,但并没有影响父子三人的斗志。

刘斌一边请教周边种粮大户,一边自行摸索,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种植经验。他将2000亩地块进行规划——有水源条件的种两季:一季水稻、一季小麦;浇不上水的种高粱。

不同的地块,管理大不同。刘斌很用心,哪个地块何时下苗、何时浇水、何时收获,都了然于胸。

“不搞机械化,种粮没有收益。”刘斌拿出积蓄,购买了7台拖拉机、2台大型收割机和新型插秧机。刘杰则天天看书研究,把机械的功能摸得明明白白。

去年,兄弟俩争取政府补贴,购置了烘干设备。记者采访时,兄弟俩正在组装烘干塔。刘斌说,有了烘干设备,就能控制收获期,小麦收获得早,后期水稻早插秧、早出苗,生育期长,颗粒长得更饱满。

落户枣阳3年来,宏农种植家庭农场的账本一年比一年漂亮,去年收了近300万斤粮食,创了自家纪录。

盘算未来,刘斌、刘杰还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准备到周边承接别人不种的地块。

“种粮是有奔头的事业,按照中央提出的标准,家庭农场4000亩左右规模最适度。”春暖花开,刘文豹父子站在田埂上,望向田野,希望满怀。

--> 2024-04-21 怀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豪情——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1230.html 1 父子接力做“粮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