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4月14日,著名考古学家、“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严文明先生在京逝世。严文明先生与湖北考古有着不解之缘,曾担任石家河考古队队长,主持发掘天门石家河遗址,首次确认石家河古城的存在,并持续关注湖北考古事业发展。
中国考古学科发展的引领者
提出文明进程“重瓣花朵”理论
4月15日零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严文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14日20时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严文明是北京大学考古学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设计者和领导者,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科体系的创建者,中国考古学科发展的引领者,中国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家,卓越的考古学教育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面旗帜。
他用哲学家的思辨和诗人的眼光洞悉了中国史前文明的结构美,提出了“重瓣花朵”的论断(即中国的民族和文化从史前时代开始就已经形成一种分层次的、“重瓣花朵”式的向心结构,其核心便是中原地区),说出了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
他倡导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并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是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领导者。2023年12月1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严文明获颁终身成就奖。
曾主持发掘石家河遗址
考古队首次确认此处存在史前古城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介绍,天门石家河遗址发现于1954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严文明先生和赵辉、张弛等在此进行调查、发掘,考古队首次确认此处存在一座史前古城。这处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史前聚落揭开面纱,成为该遗址考古学意义上的飞跃,也进一步丰富了严文明先生所提出的文明进程“重瓣花朵”论。
严文明先生在著述《长江文明的曙光》中,介绍石家河城的规模时推测,“单以城垣来说,就至少用了100万立方米的土。”他设想,在当时只有石铲等极简单的劳动工具装备的情况下,假定有1000人持续不断地工作,也要花若干年才能完成。他认为,这样大的工程,自然要有强有力的组织和指挥中心,要有权威性的规划方案,并且要有强制性的纪律保证。显然,石家河的统治者权力之所及绝不会限于石家河遗址分布范围。
方勤称,先生因主持石家河遗址考古发掘,一生对石家河遗址充满感情。他曾饱含深情地写下一首长诗《石家河赞》:“竟陵古迹多,最酷石家河。大城平地起,谭家设宝座……”
方勤忆起与严文明先生的交往历历在目,他称,当年,由北京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博物馆组成石家河联合考古队,先生担任队长。2023年3月29日,他和先生见了最后一面,他和学者韩建业带着《江汉考古》上刊发的《石家河城址与水系》去看望先生,先生听完汇报很开心,特地与他俩合了个影。“汇报的时候,我还说,您是我们石家河永远的队长!”
曾参加纪南城考古大会战
为楚文化研究提供宝贵见解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年,当年3月20日,“纪念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年学术研讨会”在汉举办,考古界大咖云集,畅谈中国考古百年如何走来,将走往何处。严文明先生在发给大会的视频发言中指出,湖北的考古工作与湖北的地位有很大关系,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拥有长江干流最长的省份,文明进程源远流长。这里是楚文化发展的中心,楚文化曾是非常特殊、非常强势的中国文化,楚对长江中游地区的统一,为秦统一全国及长江中游完成华夏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的石家河,曾是长江中游持续千年的文明中心。
方勤介绍称,早在1975年,严文明先生参加了纪南城考古大会战。在那次重要的考古发掘中,严先生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见解。“他的贡献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楚文化的认识,也推动了我国考古学在相关领域的进步。”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向严文明先生治丧委员会发去唁电称,“严先生学识渊博,研究深入,不仅在考古领域取得了众多开创性成果,更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研究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我们将永远铭记严先生的学术贡献和精神风范,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推动我国考古学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