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吴侬软语,唱腔咿呀,婀娜似水的越剧,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浪漫,被称为中国第二大剧种,“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日前,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循迹溯源·运河文化绍兴行”百名文化记者采访调研活动走进浙江嵊州——越剧诞生的源头。
嵊州城往西约10公里,有一个典型的江南小村。清澈的小溪环绕着村庄,村口处,一株百余岁的老樟树茂盛如盖,树旁立着一块青石碑——“越剧诞生地东王村”。
甘霖镇东王村村委会原主任李秋顺早早等在树下,他现在的身份是导游、讲解员。带着大家,经过文化墙、闻越井,来到稻桶戏台,在这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戏台前,他抬高声调——
“越剧,就是从这个乡村的第一个舞台出发,倾其芳华,誉满全国。”
1906年的清明时节,几个嵊州唱书艺人在东王村香火堂前,用最常见的四稻桶倒置为台基,拆下门板铺在上面,搭成简易草台,身着简陋戏服,演出了《十件头》等曲目。
村子里仍陈列着四稻桶,斑驳的木板上,仅容一人站立,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最早,越剧老调并不叫越剧,叫落地唱书,其实就是田间歌唱,经过100多年的演变,唱腔有了很大改变。李秋顺唱了一段最初的越剧老调,嗓音有些嘶哑,“当初就是边干活、边走路的时候随口唱几句,后来慢慢上舞台,从其他剧种汲取营养,成了今天的越剧。现在,成千上万的观众喜爱越剧,我每天都会为全国各地的人介绍这段历史,最多时一天接待四个参观团,感觉非常自豪。”
那次简陋的演出,因为具备了戏曲元素而作为中国越剧第一台正式演出被载入史册。有固定班底、编剧和伴奏的落地唱书正式进入“小歌班”时代。“小歌班,吊脚板,男人看了懒出畈,女人看了懒烧饭”,从嵊州传唱的民谣中可见“小歌班”在当时广受欢迎。1907年,嵊州戏班多达两百多个。
随后,“小歌班”勇闯上海滩,经历了几进几出。这时期仍以男班为主,直到1922年底,女子科班兴起,在上海演出加以改良,大获好评,逐渐风靡全国。
与东王村相隔不到10公里的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越剧博物馆,展示了越剧百年历经风雨、走向繁荣的历程。
博物馆位于女子越剧的诞生地——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走进越剧厅,一张粉底的水袖女子图映入眼帘,“越地天籁”四个字恰如其分。140多个版面,800多幅照片,300多件实物,讲述了越剧如何诞生在嵊州这片特殊的土地,又如何一步步从一个江南小剧种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剧种的故事。
展厅内,一张泛黄的1947年“越剧十姐妹”合影格外引人注目。十姐妹个个都是名角,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被称为“越剧十姐妹”。当年,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同台演出,轰动上海。
担任讲解的小姑娘边介绍,边哼唱几段越剧,唱腔之婉转、优美令人叫好。“在我们这儿,几乎人人都会唱几段。”
许多村庄还保留着古戏台,政府也修复了一批。在东王村,一座10米多高的仿古戏台雕梁画栋,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打卡地。初步统计,目前嵊州越剧文化遗存有300多处,其中尚存古戏台210处,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绍兴市级文保单位13处、嵊州市级文保点33处。这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有古戏台,就有演出。去年,嵊州市推出“富乐嵊州·村村有戏”大展演活动,各个村庄每年上演300余场;嵊州市首届“村越”好声音火爆出圈,从小孩子到老戏迷,能在台下听,也能上台唱……李秋顺还参加了《中国好声音》的录制和比赛,很多看了节目的游客奔着“越剧发源地”的名头,慕名来到东王村参观。
和越剧博物馆相连的,就是嵊州越剧艺术学校,青瓦白墙,宛若花园,充满诗情画意。
去年,小百花越剧团青年演员陈丽君凭借越剧《新龙门客栈》爆红出圈,登上央视龙年春晚舞台,表演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圈粉无数。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就是她的母校。
在学校的优秀校友墙上,作为2008届校友的陈丽君位列其中。老师介绍,这位嵊州姑娘很有越剧天赋,在校学习的3年时间,非常刻苦用功,被称为“练功房女孩”。
这所中职学校前身是越剧之家,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于1962年倡导筹建而成。2010年秋,新校园投入使用。走在校园中,满目苍翠,心旷神怡,亭台间有学生练唱功,宽敞的练功房有学生凌空吊腿。学校负责人介绍,办学60多年来,已先后向全国200多个专业文艺团体输送了2000多名优秀演员、演奏员,培养了艺坛明星白雪、李玲玉和“梅花奖”得主黄美菊、徐铭、蔡浙飞等优秀演员30多人。目前,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学员毕业后很受省内外演出团体的欢迎,几年来一直供不应求。
走在嵊州街头,时常能听到越剧唱段,一些餐馆还配有小戏台,用餐者现场点“乐单”。嵊州还自发形成了100多个越剧戏迷角,热爱越剧的游客若来到这儿,总能找到听戏唱戏的地方。
嵊州,仿佛一座没有围墙的越剧博物馆。越音袅袅,升腾在此;越音绵延,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