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1日

一株稻的前世

——探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京山稻作文化系统

京山桥米丰收现场。

国宝桥米生产车间。

京山桥米原产地蒋家大堰村。

碳化的稻壳,诉说着5000年前荆楚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往事;斑驳的红烧土连间房屋墙壁,见证着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已开始了农业定居生活;“田”字纹路的陶球,表明人们已将农业元素融入娱乐活动,形成独特的农耕文化……

京山,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发源地,稻作文化沿袭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3月14日,我省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授牌,京山稻作文化系统位列其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京山,穿越一部无声的历史长卷,追寻一株稻的前世今生。

喝泉水、吃营养土长大的“贡米”

春意萌动,大地睁开惺忪的睡眼。在京山市孙桥镇蒋家大堰村,村民忙着除草、整地,即将播种又一年的希望。

“桥米生的巧,皇帝都说好。独产蒋家堰,别处无法找。”蒋家大堰是京山桥米的原产地,起初叫“巧米”,因孙桥与“巧”谐音,后改称为“桥米”。据《京山县志》记载,桥米与其它地方出产的稻米比较,明显表现为腹白小,干、整、熟、白,青艮如玉等特点,做出的饭松软略糯,喷香扑鼻,可口不腻,营养丰富。桥米在历史上享有盛名,明嘉靖年间,桥米作为觐献皇帝的贡米,朝廷每年派官员到当地划地圈田,监种监收,后历代沿袭。

经历世世代代精心培育,“桥米”从昔日的皇家“贡米”发展成为湖北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走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京山桥米为何历经400多年而不衰?

据蒋家大堰村老村支书赵荣学介绍,该村6组与毗邻余家沙坡村6组的各60亩稻田被划作京山桥米核心保护区,田地上方山坡间有两股山泉水源,龙凤山下“龙眼泉”流入蒋家大堰村的蒋家大堰,蓄水6万立方米;盘石观下“观音泉”流入余家沙坡村的高坝河水库,同样蓄水6万立方米。无巧不成书,两个6组、两个60亩、两个6万立方米,天然构成了“六六大顺桥米源”。

核心保护区田块依地势自然落差呈阶梯状,分别位于蒋家大堰和高坝河水库下方,采用“平水口”漫灌,形成天然的无动力泉水灌溉系统。“这种灌溉系统有利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抵御自然灾害,对现代高标准农田改造、节水灌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京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易洪波介绍。

泉涌稻作浪,水润荷飘香。走进孙桥镇花苑台村,泉水叮咚,树影婆娑,环境清幽。该村有乌龙泉、芝麻泉、筛子泉等23处自然古泉池,泉眼处常汩汩冒出清澈见底的甘泉,冬暖夏凉,终年不息,流入稻田。

不仅如此,京山桥米种植区水稻土是典型的“鳝血结构”,即淹水下的亚铁排水后形成氧化铁胶膜,不仅可以固定可溶性有机碳和根系沉积的有机碳,还有吸收甲烷的能力,起到温室气体减排作用。“桥米田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碱解碳、全磷、速效磷含量明显优于非桥米田。”孙桥镇副镇长王明清说,“喝”泉水、“吃”营养土长大的桥米生长周期长、米质好,每到收获季总被提前抢购一空。

“链”式发展,稻米产业由“初”转“精”

一方方稻田,历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日月更替,滋养了无数生命。

但稻田的荣光,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京山强化“链”式思维,持续推动“一袋米”工程建设,发展壮大桥米产业链。

种出好大米。育良种,“洋西早”“鉴真二号”“鄂中五号”三足鼎立,京山市坚持开展提纯复壮和技术攻关,推进种业创新;建良田,精心打造1万亩桥米原粮核心区,重点建设10万亩桥米原粮示范区,稳步发展46万亩桥米原粮辐射区;定良制,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京山桥米》省级地方标准,建设京山桥米质量追溯平台。

在国宝桥米公司,一块数字屏连接起石龙镇、孙桥镇桥米基地。2023年,该公司建成1500亩桥米数字基地,给稻田配备“智能管家”,实现远程操控稻田进水、排水,实时察看稻谷长势,及时预警病虫害,跟踪农田肥力情况。“以前农民种田,靠天收、凭经验。现在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准确预判病虫害发生概率及频次,事半功倍。”国宝桥米总经理韩志刚介绍。

农业文化遗产兼具传承文化、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等多重功能。围绕一株稻,京山做好“加法”,推进京山桥米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工业”,京山市建成国宝桥米产业园、京和富硒稻米产业园、京山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三大功能板块,培育稻米类龙头企业22家,稻米产业加快由“初”转“精”及副产物综合利用转型升级。京和米业年产5000吨食养米智能化生产线已建成;“火流星绿色稻米产业链项目”开发稻米类调味品、稻米油等精深加工食品;与遵义市达成年采购1万吨稻草协议,京山稻草成为茅台酒生产辅料;桥米寿司、桥米汁、桥米酒、米蛋白等精深加工产品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富硒米、五谷食养米、胚芽米、虾稻米等特色大米,推动稻米产业多样化、差异化发展。

“农业+文旅”,京山市积极建设桥米小镇,发展环惠亭湖生态农文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桥米原产地建设水稻公园、桥米农耕文化体验园和科普园,把桥米包装成旅游产品;在张文秋故居、京山桥米原产地举办京山桥米春耕节、丰收节等活动,深挖桥米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

“农业+生态”,京山桥米遵循“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自然法则,沿用沤制农家肥作基肥、油灯诱蛾、套养麻鸭等方式肥田、灭虫、除草,创新采用“稻—鸭—油”“稻—麦”“稻—菜”等轮作模式,形成了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孕育出独特的稻田生态系统。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京山桥米不断“长高、长壮”,2023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60亿元。

激活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因子

从“饭稻羹鱼”到“鱼米之乡”,一株稻等待了数千年,迎来脱胎换骨的新生。

今年,为期三年的京山桥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项目将迎来验收,生态多功能性、农业知识体系、独特农业文化价值体系的示范保护区呼之欲出。

“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是一项社会事务、长期工作、系统工程。”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原则,把赓续农耕文明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不断活化和唤醒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因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注入强大力量。

用心打磨,慢慢品味。京山市将持续开展京山稻作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组织开展京山稻作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京山稻作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素数据库;开展保护要素濒危性评估,确定濒危等级和保护先序。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库,纳入市财政规划,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团组织、民间艺人等多方参与,共同保护与发展。建立京山桥米种质资源保护区,利用基因标识等科技手段,明确京山桥米品种基因序列,完善种质资源信息,建立数据库,让京山稻作文化系统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王海军

实习生 黄泓博 蒋含笑

--> 2024-04-11 ——探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京山稻作文化系统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70112.html 1 一株稻的前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