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田佩雯
“完全没预料到自己会被抽中。”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4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学生郑堂文经过扎实的准备,从“抽测组”脱颖而出,获得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一等奖。4月3日,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郑堂文回忆起“被抽中”的时刻,仍很兴奋。
2015年省赛首次试点“参赛单位推荐学生+省级随机抽取学生”的参赛模式,2018年所有赛项全面实施,抽测学生在参赛单位推荐学生所在年级和专业中随机抽取。
“推荐组+抽测组”同时参赛的政策,也是我省职业教育多年摸索的成果,前者由学校推荐学生参赛,往往代表学生中的“最高水平”,后者则由赛项主办方随机抽取,代表学生中的“平均水平”,这一机制有效提升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效。
创新赛制“抽测”普通学生
“挑选苗子、聘请教练、投入设备、跨省集训,教练就盯着几个学生练,怎么也能出成果!”采访中,不少高职教师向记者坦言,在抽测组进入比赛机制前,择优培养的现象很普遍。
一位高职教师讲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抽测故事。某赛项执行抽测组的第一年,一名经常旷课的学生被抽中了,比赛前一天,班主任怎么都找不到他,最后通过学生妈妈联络到学生,该生正在网吧打游戏,好说歹说,最终才同意参赛。赛项指导老师很委屈:抽测组学生不参赛,学校整体成绩就会受影响,好不容易熬完集训,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学习不积极的学生,老师没能给予足够的关怀和引导。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群介绍,建立抽测机制,旨在推动“技能大赛要覆盖每所职业院校、每个专业、每个学生”要求的落实,大赛不仅关注拔尖学生的技能精进,还关注普通学生的技能提升,促进学生技能发展的机会公平,推动院校优质教学资源的普惠性共享。
与此同时,这一机制的设计还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测、学籍管理抽查、专业设置参考的功能,有效避免了“为赛而赛”“只抓重点、不顾全面”等违背教学规律和价值取向的做法。
据悉,2024年省赛学生抽测队的总参赛率高达99%,30个赛项的参赛率达到了100%。刘群表示,从数据分析来看,学生抽测队的参赛成绩整体上仍落后于推荐队,从侧面反映出职业院校普惠性质的实践教学办学条件改善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空间。
三级备赛人人都有收获
去年,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规划(2023—2027年)》,进一步优化了办赛体制机制、标准规则、实施办法,其中明确要求建立“以校赛为基础、省赛为主体、国赛为示范”技能大赛体系。
在今年我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上,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5家职业院校、参赛单位,就大赛工作进行交流发言,学校大都建立了“校赛—省赛—国赛”三级备赛机制,开展职教周活动,在校级竞技中选拔出优秀的参赛选手,学校既能积累办赛经验,又能在校内营造热爱劳动、尊重职业、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只有把握住每次学习练习时间,付出足够汗水和努力,才可以取得收获。”来自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抽测选手叶俊锋表示,抽测组备赛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星期,在备赛电子商务赛项过程中,面对压力沉着冷静地思考,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商业决策,每一次运营都像是参加了一场刺激的游戏,虽然精疲力竭但也觉得酣畅淋漓。
记者采访多位学生选手,他们表示竞赛难度普遍高于日常训练,接触的模块也更多,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技术,还在团队合作、高效沟通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收获了战友情谊。
“竞赛难度大,比平时练习强度大得多。但对我而言,在团队配合上收获最大。”在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李磊拿下一等奖。4小时设计图纸,12小时施工,16小时完成园林造景的高强度比赛让李磊直呼“不容易”。
李磊是施工专业,之前几乎从未接触过设计环节。这次比赛时间紧凑,要求“什么都要会”,他只能努力补足短板,与队友紧密配合,关键时刻互相提醒,“从设计到最后落地,不仅是技术的考量,也是对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的全方位考验”。
“看到同学们努力备赛,作为老师真的很欣慰。”王旭东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师,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今年他作为教师选手,参与了高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的竞赛。
王旭东表示,有些在传统课堂上无法传授的经验和应变方法,只有在真实的现场实践环境中,反复训练和模拟才有可能掌握,对于师生来说,比赛都是很好的实践环境。“老师上赛场,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学生的训练问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为学生答疑解惑,更有效地制定方案,更快地适应新变化,这些都可以反哺到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