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9日

海归博士返乡智慧育稻秧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章桃娟 杨诚

编者按

春好正是耕种忙。

田间地头、设施大棚、温室畜舍等涌现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一线,实地探究今年我省热火朝天的春季农业生产中,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春耕一线看农业新气象”,敬请关注。

仲春时节,气温回升,浠水县散花镇柏杨村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抢农时、忙春耕,把田间地头“闹”得热气腾腾。

海归博士领衔,智慧农机耕田、设施大棚育秧、数字平台田管……“智”在必得的1万余亩农田里,科技感满满。

海归博士变身新农人

“瞧,这是我们合作社流转的土地,一共1.1万亩。”3月29日,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新星站在田埂上,一大片田野从柏杨山脚下铺陈开来,望不到尽头。

38岁的潘新星,曾在爱尔兰攻读人工智能方向博士,获当地政府全额奖学金,之后在高校当研究员。在国外学习、生活11年,潘新星天天与电脑打交道,未曾想过有朝一日会返乡种田。

这缘于一场变故。

2020年3月,也是春耕,父亲潘自金开着铲车运肥到农田,不幸遭遇道路塌方,倒在田间地头。父亲离世,留下了他辛苦创建的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当时已是国家级示范社、全县最大合作社。

农时不等人。因疫情阻隔在家的潘新星挑起重担,买种、运肥、整田、插秧,忙碌开来。

春种、夏管、秋收……潘新星一头钻进田里,再也没有返回爱尔兰。他索性辞掉国外的高薪工作,彻底“换装”,成为一名“稻田CEO”,践行着对父亲无言的承诺。

智能育秧“苗头”旺

走进潘新星的育秧工厂,满眼新绿。一株株早稻秧苗挺直腰杆,冲至10公分高,“苗头”正旺。

“传统育秧耗时长、人工成本高、田间管理难,集中育秧省田、省种、省力、节本、增效……”去年,潘新星投资新建了这座智能育秧工厂,今年春耕派上用场。

育秧工厂“内有乾坤”,棚顶3层防护膜布,上层遮阳,中层防渗,下层保温,通过电脑控制,可自动铺开或收起,调节棚内温度。棚内安装了400多个喷淋喷头,均匀地喷洒水肥,确保秧苗“雨露均沾”。秧盘下,铺有一层无纺布膜,既保水又不造成积水,正适合秧苗生长。

“育秧对温度和水分要求比较高,这种智能化集中育秧方式,让每一株秧苗充分享受着阳光和水肥的滋润,密度均匀、成活率高。”潘新星介绍。

场外,育秧流水线快速运转,提前浸泡的种子从自动化设备粒粒落入秧盘,随后覆土、浇水,一小时可制600盘。潘新星称,育秧流水线不仅省去取土、粉碎、拌肥等繁杂工序,而且育出的秧苗根系发达、抗病性更强,能有效提高粮食产量。

目前,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在全县13个基地、45个村种植水稻,尝试“稻-药”“稻-菇”模式,成功种植了泽泻、羊肚菌等,实现一田双收。

“最强大脑”种好田

在合作社一楼大厅,潘新星打开他参与设计的智慧大田管理系统,农田信息、农机作业等情况一目了然。

系统首页,是一张花花绿绿的实时监测地图,收录了合作社1500亩农田信息,被划分成若干个地块。“丘陵地区田块分散,不适宜农机耕作。”潘新星指着屏幕介绍,基于此,智慧大田管理系统将每一个田块的坐标、面积、地力等级、水文等信息都一一录入,相当于让每一块田拥有一张数字“身份证”。根据这些信息,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建模,转化为可识别的指令,轻点鼠标,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田管。

联合当地农机手、种田大户,潘新星成立了散花示范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平台,为60余台农机设备装上北斗定位系统。

大屏显示,4台农机在线作业。点开一个闪烁的光标,显示一台履带式旋耕机在洗马水稻基地平整田地,作业面积达13亩。

“通过北斗农机的数据记录,结合田块身价信息,我们判断使用什么样的农机来作业,施撒多少肥料,实现精准调度和管控。”潘新星说。

用“最强大脑”把田种好,一直是潘新星努力的方向。他打算,今年将1.1万亩流转田都录入系统,逐步扩大到社会化服务的田块,让农民坐在家里轻松种田。

--> 2024-04-09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69827.html 1 海归博士返乡智慧育稻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