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实习生 杨子妮 通讯员 丁燕 龚永平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与(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首广为流传的诗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美情诗之一。眼下,长沙博物馆与武汉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唐风妙彩——长沙窑瓷器精品展”,正在武汉博物馆热展,展出长沙窑瓷器精品187件(套),唐长沙窑青釉“君生我未生”瓷壶亮相。
长沙窑瓷器上现100余首诗作
绝大多数不见于《全唐诗》
“君生我未生”这首无题诗,表达了有情人相见恨晚的心情。通篇无一字提到“爱”,深沉的情感却展露无遗。专家介绍,现有资料考证,这首诗最早见于长沙窑瓷器上,不见于《全唐诗》等文献,且类比长沙窑瓷器上的其它诗词,都有通俗易懂的特点,推测其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
展品中,还有一件长沙窑“一别行千里”瓷壶,造型稳重敦厚,釉色为乳浊白釉,器身装饰行书五言诗表达相思,书曰:“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武汉博物馆文物鉴定中心主任苏鹏接受采访时介绍,“以诗饰瓷”是长沙窑的创新。目前已发现的长沙窑瓷上的诗作有100余首,多创作于唐代,绝大多数不见于《全唐诗》。诗文内容主要反映商业活动、爱情生活、游子情怀、士子离别等。这些民间创作去除辞藻雕饰,笔意洒脱随性,借直率的笔触、朴实的情感展现了当时的生活意趣,是我们回望唐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首创釉下彩绘工艺
唐人墨迹至今清晰可见
长沙窑产品的装饰手法有独特之处,以彩绘、书法、贴花、贴塑为主要特征,吸收多元文化成分,尤其注重借鉴中国书画的笔墨传统,形成了独特的装饰风格。目前已发现的长沙窑瓷器上,字体多为行书、楷书和行草,也有少量的隶书,从文字的笔锋来看,是用毛笔书写,成为研究唐代书法的重要文库。
这些字迹何以历经千年而不消失?“这要归功于长沙窑首创的釉下彩绘工艺。”苏鹏介绍,“陶土塑形成坯后,在上釉之前将彩先绘写于坯体上面,等它干了之后,再施釉,这样釉层就可以保护彩不受脱落。”
苏鹏还介绍,长沙窑的兴起,打破了当时以青、白单色釉为主的瓷器生产格局,成功烧造出以褐、绿、红等釉下彩绘装饰的瓷器,纹饰种类丰富,色彩绚丽前所未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最终形成瓷器生产青、白、彩瓷三足鼎立的局面,对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有言道:“南青北白长沙彩”。
苏鹏说,长沙窑的釉下彩工艺,对于后来景德镇的釉下彩,有很大借鉴意义。
广告打到海外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大宗商品
晚唐时期,长沙窑主动吸收域外民族文化元素,创造性地生产适合销售到亚非地区的产品。展品中有一款青釉模印贴花椰枣饮壶,以盛产于中东地区的椰枣为装饰,正是中西交融的生动体现。
据介绍,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黑石号”沉船中打捞出6万多件唐代瓷器,其中长沙窑瓷器达56000余件。除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远至西亚、北非地区,也出土了多件长沙窑文物。这表明长沙窑瓷器曾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外销商品,为推动唐代海外贸易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观众可入馆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