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通讯员 刘子靓
一手红安绣活,能绣出什么来?
在国家非遗项目红安绣活传承人刘寿仙手中,不仅能绣出鞋垫、童鞋等生活用品,还能绣出手机袋、书签等文创商品,更能绣出栩栩如生的红色名人画像。
红安绣活是以刺绣、绣花鞋垫为代表的民间刺绣艺术,始于汉,盛于明清,当地有“红安无女不绣花”的说法。2008年,红安绣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3月27日,红安县太平桥镇,在自家院子改造成的红安绣活传习所,62岁的刘寿仙埋头做着绣活,一根钢针、几束彩线,在她手中有节奏地穿插,瞬间变成精美的图案。
环顾传习所,右手一面墙上,展示刘寿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年绣制的鞋垫代表作200余双,红安绣活的代表性产品鞋垫的题材、风格和针法技艺一览无遗;北面墙上,挂有董必武、李先念等红安籍革命先辈绣画,他们坚毅的眼神无不透露着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墙下展柜摆放着轻便素雅的农家布鞋、热烈绚丽的绣花鞋垫以及各式各样的摆件等,展现着红安绣活的新光彩。
“从8岁起,我就跟着姑姑和外婆学刺绣。善绣者必善绘画,外婆给我弄来一小堆沙子,摊平作纸,捡来树枝当笔,不断在地上画了推平,再画。”刘寿仙说,外婆极其严格,最开始她画的是直线和格子,慢慢地才能画花鸟虫鱼。
因为天性喜爱和用心琢磨,12岁起,刘寿仙就能拿起针线,给姐姐打下手。几年后,她熟习了鞋垫、门帘、帐帘、枕套、帽子等各种绣品的绣制工艺,这一绣就是50年。
1995年,红安县在全县范围内选拔绣活传人,刘寿仙带着10多双精心绣制的鞋垫参加,脱颖而出,从此经常参加当地组织的相关活动。2018年成为国家级传承人后,她有了更多机会在全国各地展示红安绣活的风采。
“红色,是红安绣活的鲜亮底色。”刘寿仙说,革命战争年代,红安妇女不光给红军赶制布鞋,还缝制许多鞋垫、衣服和棉被送给战士们。如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的展厅内,还陈列着红安妇女饱含深情、千针万线制成的“千层底”红军布鞋。
过去10年,刘寿仙绣出9幅红色名人画像,不仅形似,而且传神。“我先在绣布上打格子、找点位,再对着照片描摹眼睛,改到满意了再动手绣,每晚熬夜,两个月才完工。”指着一幅50×70厘米的李先念绣像,刘寿仙语气中略带自豪。
红安绣活传习所既是刘寿仙工作室、展销绣品的门店,也是她给乡村留守妇女传授技艺的学校。2010年以来,每年到红安绣活传习所学习的绣娘有500余人,参与合作社刺绣的绣娘累计已超4000名。农闲之余,徐胜娥、叶凤珍等绣娘佼佼者,靠红安绣活这门技艺,每年在家门口,挣五六万元收入。
为推动红安绣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2年,刘寿仙把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刘珊劝回家乡。
“要让红安绣活真正‘活起来’,必须让它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年轻的刘珊选择将绣活运用到钱包、香囊、挂饰、书签等当代年轻人喜欢的“小玩意”上,令人眼前一亮。她还在各大平台开设网店,帮乡亲们带货增收。
年轻人带来新观念,让绣活承载的红色文化愈发可知、可感、可近、可亲。但刘寿仙有个愿望,一直没有改变。
她说,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诞生了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00多位共和国高级将领,她想联合社会机构、有识之士,带领绣娘们,为每位将军绣一幅画像,在文旅场所展示,让“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革命老区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把红色文化和刺绣技艺一起传承下去,红安绣活才能红起来、活起来。”刘寿仙目光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