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阅读提要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布局航空专业货运枢纽、长江航运枢纽、国际铁路货运枢纽的省份,湖北在陆海空三个“丝绸之路”交会点的枢纽地位愈发凸显。
国务院于3月19日批复同意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对外开放。由此,花湖机场成为湖北第四个获批对外开放的航空口岸,也是全国首个获批对外开放的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
从破土动工的那一刻起,花湖机场就带着开放的印记。每一步建设、每一个成长的脚印,都寄托着湖北这个不靠海、不沿边、深居内陆腹地的省份,飞向更广阔世界的执着追求。开航投运不到半年就获批临时开放,获批临时开放当年就列入国家口岸开放年度审理计划,获批临时开放14个月就获批正式开放,创造了近年来国内机场航空口岸获批临时开放、正式开放的最快纪录。“最快纪录”由匠心打磨与争分夺秒共同护航。湖北早已不再纠结于“地理决定论”,而是一点一滴构建通江达海、跨越山河的开放交通网,一步步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性。
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是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五个功能定位”之一。在国家大局中担负起这样的使命,架好交通枢纽的“钢筋铁骨”,要有走一步看十步的眼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在认准的坐标上背着石头加紧干。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要求我们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目前,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武汉港、黄石港等开放口岸,已经呈现客运货运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布局航空专业货运枢纽、长江航运枢纽、国际铁路货运枢纽的省份,湖北在陆海空三个“丝绸之路”交会点的枢纽地位愈发凸显。
从“货到汉口活”到“货到花湖快”,折射出开放姿态催生澎湃的经济活力。交通发达的地方,向来是资源聚集高地,也是相关服务需求高地。从船舶鸣笛,到列车隆隆,再到飞越山海,由此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的加速聚集,经济、社会、人文、国际交往等方面的深层联结,必将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发展增长点,继而提升城市能级、产业结构。花湖机场的航线密集,吸引着一个又一个临空偏好型产业落地,催生了鄂州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微循环”。一座机场不仅是一个承载运输功能的交通枢纽,更是一个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综合性发展的引擎与平台。
立足于时代向前的趋势和当前发展的形势,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审视“湖北在哪里”这个应时而变的问题。从“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模式,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湖北面临的一次系统性、重塑性的战略机遇。站在时与势一边,我们既要发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船小好掉头”、转型成本低的结构性优势,也要彰显湖北链接三个“丝绸之路”战略枢纽的交通优势,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努力从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变为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