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莺飞草长。
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蔡湾村玻璃大棚内,有机菠菜、罗马生菜郁郁葱葱,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从育种到出品都在“农业工厂”内完成。每天,多种水生蔬菜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运往市区餐馆、机关和企业食堂。
这是丹江口市发展设施农业,兴办乡村振兴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2023年,丹江口市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共同缔造理念,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市,荣获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市,跻身全省2023年强县工程考核先进县(市),营商环境评价列全省第10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列全省第1位,《丹江口市保一库清水北送 造美丽宜居新乡村》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官山镇骡马沟村: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入选2023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双都柑桔专业合作社、荣天家庭农场入选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习家店镇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官山镇吕家河村等6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强化组织领导和机制体制创新
丹江口市以强县工程为统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印发了《丹江口市关于推进强县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市2023年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任务,并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地各单位,压紧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责任。
中央要求,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丹江口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强县工程领导小组,“双组长”制有效压实党政一把手责任。整合各部门资金重点投入,农村、发改、住建、科经等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市政府办公室,市里统筹资金,乡村振兴局统筹推进,镇村抓落实,市里每月拉练一次。
乡村振兴关键是规划引领。成百万上千万元投下去,不能有任何失误。丹江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聘请专业规划队伍,舍得花大价钱,聘请专业规划队伍。每个示范村规划设计,需要市委书记、市长认可。前3个月,广泛收集基层群众和镇乡村意见,反复调研确认,6月份进入启动阶段,示范村从酝酿到建成一年完成,2023年重点打造三官殿办事处蔡湾村,在建设过程中,市委书记、市长多次深入现场调研。重点村示范村蔡湾村投入达亿元,2023年,蔡湾村成为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看点之一。
加强专题研究。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对乡村振兴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建设“六件事”等重大工作事项开展专题调研。2023年以来,共召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次,农业农村专题会议20次,市委书记、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洪福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及现代农业发展等工作开展调研共计39次,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武小凯专题调研乡村振兴工作30次。市分管负责人每半月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协调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强化资金保障。坚持以整合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2023年以来,全市共投入涉农财政资金47501万元,同比增长76.54%;其中本级财政投入16682万元,同比增长30.7%。新增涉农贷款余额25.23亿元,新增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3600万元,新增用于乡村振兴的建设用地指标74亩,新增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64亩。
落实“一季一调度”的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制度,建立“月小结、季考核、年总评”的工作考评机制和常态化的暗访督导机制,推进工作质效提升。2023年以来,开展暗访、督查、考核14次,印发各类通报11期。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现代乡村产业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承担“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同时又是十堰市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域。走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之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长江禁渔”后,库区网箱养鱼、库岔养鱼和渔业捕捞禁止了,渔民如何生存?产业如何发展?丹江口市提出以设施渔业打造“丹江口鱼乡”,大力推广以陆基圆锥桶循环水养殖为代表的设施渔业,已启动设施渔业项目6个,新建设施渔业21.3万立方米,总投入超过5亿元。走转型之路,转向绿色低碳农业,继续推进均县镇怀家沟智慧桔园建设,新建智慧桔园二期100亩,迈开步伐,提升整个产业质效。与北京一轻集团、北冰洋集团合作,已在试生产柑橘果子榨汁,开发不同口味的汽水。推进集中连片蔬菜基地改造提升,新建智能化蔬菜大棚300亩,改造大棚设施200亩,发展订单蔬菜6000亩。蒿坪镇获评2023年中国优质草莓种苗生产基地。
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丹江口市生态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围绕柑桔、茶叶、木本油料、渔业、桔香翡翠蛋五大产业链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不断完善健全生产、加工、销售、品牌产业链条。2023年,新建油橄榄基地1.2万亩、高标准桔园6140亩、猕猴桃等小杂果基地1720亩,改造桔园1万亩、茶园7900亩。全年柑桔预计产量38万吨,茶叶产量900吨。全市桔农预计年人均增收达1400元,茶农户均增收1500元。强化品牌建设,推荐土关垭镇武当高山干菜市场等12家企业申请“武当山珍”商标授权使用。组织湖北丹鼎茶叶有限公司参加武汉首届“楚茶杯”斗茶大赛,“太极毛尖武当山茶”和“太极丹红”均获得金奖。发展雪茄烟,丹江口被列为雪茄烟重要生产基地,2023年发展2700亩,生产5000多担烤烟,实现税收390万元,相当于一家中型企业。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中小微企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龙头企业提升精深加工和系列开发水平。2023年,全市培育新进规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44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年实现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20.3%。培育发展新业态。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乡村旅游项目,2023年以来先后组织举办“三花节”、“桃花”文化旅游节、“山水画卷·梦境白杨”旅游节、茶旅文化节等乡村游活动,共接待游客756.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95亿元。积极探索水产、畜牧、蔬菜等企业开发预制菜,提升全产业综合价值。成功举办“金秋十月、丰收水都”农产品展销会。
统筹抓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绿色转型发展,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新水都”建设。继续开展化肥、化学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确保了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52%以上。切实做好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加强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大力推广生态种养等循环农业模式,十堰市2023年农村能源事故救援应急演练暨安全培训活动在丹江口市成功举办。实施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修复库滨带31.3公里,完成人工造林0.6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持续做好守水护水,常态化开展长江“十年禁渔”执法监管,全市28条重要河流全部明确河湖长、河段长、河湖警长及检察长,排查整改问题278个。
共同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去年,重点示范村蔡湾村,乡村建设与共同缔造同步开展。开通农村寄递物流,统一安装晾衣杆,家家通天然气,改造水道;三线入地,屋顶改造,架设光伏,集体年光伏收入30万元,每户年分红不低于500元。该村成立旅游公司,开办十几家农家乐,已有5家完成了装修。上级要求“乡村建设六件事”,该村办了十几件事:物流寄递、充电桩、幸福食堂、托幼儿所,垃圾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厕所改造、道路黑色化,这都成示范村标配。村民们收入稳步提升,脸上充满了幸福感、满足感。
2023年,丹江口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精神,围绕乡村建设“六件事”,不断补齐短板和弱项,全力打造和美乡村。成功争取共同缔造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省级试点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38个,开设老年幸福食堂7个,建成托幼中心101个,完成农村厕所改造2500座。创建6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全市194个行政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到3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启动了4个集镇及其周边村庄和2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60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40公里。乡村振兴专项中央预算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进展顺利。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创建,土关垭镇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加快实施全市集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改善受益人口8.87万人。扎实推进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养管理,全市新建农房有设计方案或采用标准图集的占比达到54%。推动天然气管网向乡镇延伸,乡镇燃气管网总铺设约113公里。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累计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87公里,供电可靠率已达到99.8%。有序推进乡镇充电桩建设全覆盖,建成充电桩196台。扎实推进浪河口村、土关垭村、蔡湾村3个数字乡村试点建设。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教育水平稳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8%以上,建成十堰市级“教联体”试点单位3个,“5G赋能教联体”创新案例获教育部推介。卫生健康互促共进,设置标准化卫生室190个,新招161名“乡村医疗卫生辅助公益岗”,新申创“国家卫生乡镇”2个,建成26个“共同缔造·健康乡村”示范村卫生室。保障体系日臻完善,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高龄津贴等各类社会保障资金10187万元,新改(扩)建街道(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提档升级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3个,优先在全市2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幼儿托育中心。
强县工程舞动乡村振兴龙头
以强县工程为统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宜居宜业城市,扩大就业产业,构建强县工程“一主两翼”格局,以市区为主,江北片区,习家店为主,江南片区,以六里坪镇为主,加大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力度。
城乡产业一体化,产业布局是核心。丹江口市产业突出“一主三优”。一主,以水经济为主导,经略“四地”经济。打造知名水集聚基地,农夫山泉从一个工厂,裂变为4个工厂,一年实现税收5亿元。2022年建成的北冰洋项目已投产,共有6条生产线,包括饮用水生产线、茶饮料、桔汁两个产品,每年产30万吨,规划还上一个果蔬汁生产线,厂房设备总投资10亿元。武当酒谷和酒产业园建设正在进行,加强水产业供应链建设,沈阳精酿啤酒、华润啤酒已经入驻。打造水经济研发高地,邀请北大、北农大到丹江口成立水经济研究院、饮用水行业协会,设立1000万元研发基金,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建成功能水主要阵地,开发婴幼儿、中老年、亚健康饮用水和康养性饮品等。打造水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生产线所需的传感器、控制器、节水器、检测器等。
“三优”就是做强做大通讯智能终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和专用汽车产业三大优势产业。
通过狠抓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仅两三年时间,丹江口就崛起了通讯智能终端产业。其光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园,50多万平方米,企业拎包入驻,只管生产运行。三鹄湖北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8月落地丹江口,2023年正式生产,速度之快,创造了奇迹。为手机厂商和汽车提供液晶显示屏,企业目标产值15亿元。公司负责人介绍,研发部门在深圳,生产基地在丹江口,物流到深圳,比深圳生产成本减少三分之一。
湖北丹桥电子有限公司落户更超“深圳速度”。2022年7月洽谈、8月8日签约落地、10月20日投产。主要生产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的电路板,2023年,实现产值17.8亿元,实现就业120多人,安排40多个南水北调工程移民。
“丹江口市电子产业集群2025年目标产值100亿元,目前已入驻17家,投产7家。”开发区企业服务部张璟说。
共同生物是生命健康产业园的一家专精特新小型企业,产品占国内市场90%,占国际市场70%。公司已与天药股份、溢多利、以及国际知名药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华海药业合作生产黄体酮,2023年6月投产,每公斤销售价3万元。两个项目全部做起来后,年销售额可达30亿元,年利润可达3亿元。
如今的丹江口,山清水秀,宜居宜业。曾经的化肥厂、水泥厂、轧钢厂、纺织厂、铁合金厂、皂素厂都关了,前后关闭数百家传统企业。产业发展转向新产业,迈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农夫山泉为主的大健康产业成为纳税主体,汽车产业由传统产业转型向智能、新能源;柑橘、渔业、烟产业由传统的人工种植、采摘,转向智能化、数字化;水产业转向设施化、智能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丹江口悄然发生,新产业、未来产业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导产业,丹江口正向高质量发展奋力爬坡。
统筹:赵廉昌 王荣兵
撰文:郭元成 吴秀珍 饶双武 李林
摄影:高重阳 周俊沁 冯志鹏 马永贞
张裕翔 汪桢 牛夺战
策划:丹江口市委农办 丹江口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