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抄袭半小时就能编一份环评报告,环评师到现场勘察摆样子甚至从未出过现场,许多报告署名为代签……2023年至今,国内多个省市曝光了环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案例暴露出环评师资质管理松懈、评审专家把关不严、平台预警机制滞后等诸多漏洞。(3月25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这些年,环评造假行为五花八门、花样层出不穷,呈现向专业化、链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环评报告被喻为项目的“准生证”,对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对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重点项目,相关部门不能只看环评报告,而不管项目现场的真实情况。亲自去看一看,多方面问一问,弄虚作假的环评报告往往就会露马脚。(文/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