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5日

从诗词唱和窥见宋朝文艺青年的社交生活史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谢宁

“宋代诗人之间的诗词唱和,某种程度上保留了宋代文坛的社交生活史,让我们可以像翻看朋友圈一样,看到士大夫们当时的生活样态,看到诗人们是如何从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中,发掘出动人的诗意来。”3月23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黄博在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主讲《诗词唱和与宋代文人的朋友圈》,与读者分享宋朝文艺青年的社交指南。

苏氏兄弟唱和,名句名篇里的人生况味

黄博在讲座中举例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两兄弟苏轼、苏辙。黄博介绍,苏轼与苏辙兄弟之间经常写诗作词托相思,苏轼给苏辙写过87首次韵诗(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主要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苏辙写给苏轼的次韵诗高达171首。

“苏轼对苏辙是想念,见到好的风景,就想跟他同游;吃到好的东西,就想和他同食。而苏辙对苏轼是依恋,是时时刻刻都想黏在一起。”黄博说,苏氏兄弟的情感在他们的诗词中表达得明明白白。“苏辙诗作《逍遥堂会宿二首》说得很明白:我从小跟着哥哥读书,我们没有一天分开过。长大以后才发现我们不得不因为要去各地做官而分别,当我第一次读到韦应物的那句‘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时候,不禁心下恻然。苏辙的梦想是,两兄弟最好可以一起辞官不做,回家共为‘闲居之乐’,在风雨之夜,对床共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古传唱的《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密州的中秋之夜写给在齐州任职的弟弟苏辙的。作为诗词中写中秋心境的古今第一名篇,这首词,自一问世,便惊艳世人。黄博介绍,古籍中有记载: “元丰七年(1084年),都下传唱此词。神宗问内侍外面新行小词,内侍录此进呈,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上曰:‘苏轼终是爱君’,乃命量移汝州。”神宗一向爱惜苏轼的才华,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他一片忠君爱国之心,贬谪的待遇才有些许提升。黄博说,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个段子,但文人的臆想足以说明大家是多么喜欢这首词。历代评论家都表示,苏轼一曲“明月几时有”,和别的写中秋的词比起来,确有仙凡之别。“这首词回望人间,缥缈天外,无所用心,不着痕迹。用语浅显平常,但意象却大开大合,气象万千。而且意味无穷,不同的人读来,可以有不同的味道。其实哪有那么多的意思啊,他只是想弟弟了而已!这世间,最能被这首词打动的,应该是苏辙。”

诗词唱和搭建士大夫社交平台

距离是我们对抗孤独最大的障碍,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古代,诗词成为宋代文人分隔两地最常见的交流方式。黄博说,诗词既是宋代士大夫的必备技能,又为宋代士大夫搭建起一个独享的社交平台。一方面它是熟人社交和远程社交的生动样例,诗词唱和在这个场域中起到的是网络时代微信朋友圈的效果。唱和的双方,可以借此知悉对方的动态,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另一方面,诗词唱和也是社交达人的魅力舞台,它使得才子雅士们在陌生人社交中如鱼得水,它可以使相隔千里的人心心相印,如影随形;也可以使互不相识的人一言相合,倾盖如故。

王安石与苏轼在政见上是敌对的,但二人谈诗论学却很畅快,甚至“一笑泯恩仇”。苏轼在金陵见到隐居的王安石,两人酬答唱和。王安石先作《北山》一诗:“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苏轼和诗:“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黄博认为,王安石胜在用词巧妙,苏轼胜在感情真挚,“苏轼此时放低了身段,不拼才气,表达自己的友善。”苏轼还与素未谋面的孙侔唱和,诗作里可以看到文人间的社交“话术”。

宋代文人们之间的交流很频繁,经常以诗会友、以诗相交,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宋代士大夫的诗词,展现了文人生活圈的诸多细节和侧面。黄博说,如同我们看到的朋友圈不是生活的全部一样,古人的诗词也不是历史的全部,只是一些历史的痕迹和侧面,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历史。

--> 2024-03-2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68292.html 1 从诗词唱和窥见宋朝文艺青年的社交生活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