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3日

妙笔画今昔 杏坛写春秋

——纪念国画家、美术教育家邵声朗先生

□ 许辉

今年是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湖北美术学院原教授邵声朗先生逝世十周年。作为国画家,邵声朗注重在创作中推陈出新,作品以山水画见长,兼及人物,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创立了当代水墨山水画领域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美术教育家,他潜心教育事业,悉心培养了大批视野宏阔、风格独具的学生,为画坛培育出众多中坚力量,被誉为湖北画坛学院派的杰出代表。

邵声朗祖籍湖北仙桃张市沟镇,出生于1931年10月。他自幼喜欢绘画,195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结业后留校负责美术工作。1952年,他被调至《湖北日报》任美术编辑。1956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师承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等大师。1961年,他被分配到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教学之余,他在传统技法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上做了一些尝试,创作了一批作品,开始形成他独特的风格。1976年,他深入洪湖体验生活,创作了一百多幅连环画《洪湖赤卫队》。1978年,他负责组织并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绘画布置工作,创作了大幅山水画《鄂西秋艳》陈列于湖北厅。此后,他以山水画为主,探索感悟,渐入佳境。

1979年,他担任了湖北艺术学院(1985年更名为湖北美术学院)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工作。他曾先后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美术研究所所长、教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北书画院副院长等。1979年秋,他参与发起了由武汉地区十位国画家组成的深受业内重视的“晴川画会”。该画会主张国画创新,画会成员作品在全国巡展,引起美术界强烈反响,被誉为中国美术界的“长江画派”。

1984年,他的画作《霜林艳》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1997年和2011年,他先后两次在京举办个人作品展。2003年,湖北省政府办公楼大厅的主图选用了他的大幅画作《银河落九天》。2012年,81岁的他创作了超大尺寸画作《大江天际流》。2013年9月,湖北美术学院建立了“邵声朗工作室”。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际画展,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湖北省档案馆等收藏。他的作品及艺术传略已载入《百年中国画集(1901—2000)》《中国美术家大辞典》等重要美术史文献。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他在长期的国画学习、教学与创作实践中,始终秉持“深入生活,注重写生”的创作态度,贯通古今、融汇中西,求新求变、以形写神,通过大胆巧妙的构图和笔墨运用,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革新了当代水墨山水画,形成了鲜明的艺术创作个性。他曾将自己山水画创作特点概括为“开门见山,山有丘壑”。他深耕荆楚沃土,坚持以壮丽的长江三峡、神奇的鄂西及秀美的家乡江汉平原作为采风和创作的主要基地,纵情山水,笔墨淋漓。他的作品雄浑博大、气势恢宏,具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意境,呈现出独具慧眼的审美价值,充满了非凡的气派和视觉上的立体冲击力。他的艺术探索对湖北画坛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笔墨当随时代。他是一位勇于追求创新的画家,善于找寻独特的视角,敢于创造性地在平凡的山水中展现奇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不断加强色彩表现力的拓展和探索,着力将色彩作为山水画的重要形式语言,不拘一格,出奇制胜,画山山美,绘水水秀。他的代表画作《雷电颂》,借鉴湖北出土的战国时期楚漆器纹样,用红黑二色形成充满激情的雷霆之势,线条流畅,雄厚饱满,对屈原精神进行了形象化的艺术概括。据邵声朗的表弟、画家张思朗介绍,邵声朗的《雷电颂》从构思到完成历经了二十年。

躬耕杏坛育桃李,初心如磐谱华章。邵声朗在湖北美术学院任教期间,始终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因材施教,精心育才,桃李满天,将国画精髓薪火相传,不遗余力提携后学,培养并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和后继者。晚年,他对从教五十余载的湖北美术学院饱含真情,设立了“邵声朗艺术奖学金”。目前,该校每年评选一次“邵声朗艺术奖学金”。

2014年12月27日,邵声朗先生在武昌驾鹤西去,享年83岁。2017年7月,他的家人秉承其遗愿,将其生前创作的83件(套)绘画精品无偿捐献给了湖北省博物馆,该馆专设了“邵声朗艺术馆”。

丹青难写是精神。邵声朗先生六十年如一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守德艺双馨的品格风范,努力创作讴歌祖国、人民和时代的精品力作。他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上严谨认真,汲古开新,艺术常青,成就斐然。他是我们永远怀念的美术大家!

--> 2024-03-23 ——纪念国画家、美术教育家邵声朗先生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68096.html 1 妙笔画今昔 杏坛写春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