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陈月林 龚良杰
3月10日,南漳县城关镇胡家营村的广场上,京剧选段《战马超》正在上演——只见马超足蹬虎头靴、身披连环甲、背插靠旗、手持银枪,伴着清脆的锣鼓点,银枪舞动、靠旗翻飞,最后从一个3米高的桌上空翻而下。掌声响起,行头褪去,扮演者武旭磊的衣衫已被汗水浸湿。
这是南漳县文工团2024年“送戏下乡”的首演。
在地方戏曲市场低迷、地方剧团日趋萎缩的今天,南漳县文工团靠精品剧目拿大奖、闯市场,靠增强造血功能育新人、留栋梁,正上演一出传承地方戏曲的“好戏”。
“不是老百姓不爱看戏,是没排出老百姓爱看的戏”
2021年9月,南漳县东巩镇政府门前广场。
钢架和木板搭建的戏台上,演员演得投入,高潮时,女一号“赵菊花”发问:“我到底该不该管?该不该管?”台下观众看得入戏,扯着嗓门喊:“管!该管!”
这是花鼓戏《情醉清凉河》送戏下乡的一幕。当晚7时开演,提前两三个小时就有村民自带板凳来占座,演出时观众超过1000人,台上台下互动热烈。县文工团团长、县花鼓戏传承中心主任宋宝庆眼眶红了:“不是老百姓不爱看戏,是没排出老百姓爱看的戏。”
南漳县文工团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以河南豫剧、襄阳花鼓戏为主要演出剧种。
1985年,宋宝庆从河南邓县进入南漳县文工团,至1990年,该团三赴北京、四进武汉展演,每年一次中部六省巡演,进村演出数不胜数。“老百姓爱看,基本上是锣鼓一敲,拔腿就到。”
随着群众文娱生活日益丰富,地方戏曲市场萎缩、观众流失、人才断档,南漳县文工团也未能幸免,从长期演出到定期演出,再到偶尔演出,直至无法演出。
2019年,南漳县成立花鼓戏传承中心,性质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与县文工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班子成员统一思想:地方剧团要发展,必须回归乡土、回归民间。
2020年,南漳县文工团筹划创作《情醉清凉河》,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故事原型是该县李庙镇赵店村党支部书记任秀丽,为了刹住“人情风”,主持成立“红白理事会”,对本村红白喜事的规模、范围、标准等建章立制。这个题材源于民间,全团上阵,不请“外援”,并植入“八大碗”“呜音喇叭”“倒采茶”等传统南漳元素,《情醉清凉河》连夺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和第三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奖。
“这出戏看得很过瘾,把咱们的心里话说出来了……”老百姓热议纷纷。
贴近生活才有生命力。从那以后,南漳县文工团先后创排一批顺应时代发展、反映南漳民俗民情的剧目,屡获各类奖项,又深受老百姓喜爱。
2024年2月26日,南漳县文工团主创的花鼓戏《水镜先生》喜获湖北省第十二届屈原文艺奖,蝉联湖北省文艺领域最高奖。
“这个奖可以不拿,这些孩子不能不用”
2023年10月19日,襄阳花鼓戏《水镜先生》在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成功展演,湖北省京剧院一级演员李春芳走进后台,得知“男一号”司马徽扮演者武旭磊年仅25岁,既惊又喜。
人才断档,是很多地方曲艺团体的通病,练功苦、待遇低等原因造成年轻演员引不来、留不住。
2020年排演《情醉清凉河》时,时年54岁的副团长秦琳娜不得不出演30多岁的“赵菊花”,2名司机赶鸭子上架饰演“主要村民”。
近年来,在南漳县委、县政府支持下,该团连续两年获批20个事业编制,走南闯北招引近30名年轻人。
人来了,但留得住、用得好吗?按照编制发放福利待遇,帮助申请公租房,更重要的是,大胆使用、重用年轻演员。
2022年下半年,南漳县文工团策划创作《水镜先生》,确定由时年24岁的武旭磊和20岁的唐依泷饰演“男一号”司马徽和“男二号”刘琮。当时,两人刚刚从河南许昌戏校进团,一口浓郁的豫剧腔。“还是换人吧。这是花鼓戏,不是豫剧。就这腔调,还想拿奖?”在距离首演仅剩3个月时,一位应邀前来指导的名家毫不客气。
沉默良久,宋宝庆坚定地说:“这个奖可以不拿,这些孩子不能不用!”此后3个月,南漳县文工团艺委会主任赵中娇一句句教,武旭磊、唐依泷等人一句句学,早上一睁眼就一遍遍听录音,一遍遍学唱腔,终于咬牙“啃”下来。
如今的武旭磊、唐依泷都成了师傅,一对一指导更年轻的孩子。据统计,该团已有30余名90后演员,占比40%以上,其中还有7名00后。
“不能依靠被动输血,要谋求自我造血”
2024年春节,南漳县文工团忙得不亦乐乎,除了县市春晚、惠民演出,还应邀参加多场行业联欢、企业庆典等商业演出。
曾经,南漳县文工团也穷得揭不开锅,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不到20岁就成为“台柱子”的刘凤云,无奈去广东谋求发展。演职人员秦琳娜回家生育的那一年,没拿到1分钱工资。2019年成立花鼓戏传承中心后,南漳县文工团除去财政拨款和县政府购买文化惠民项目服务收入,仍有大约200万元的经费缺口。
为此,南漳县文工团明确思路,“不能依靠被动输血,还要谋求自我造血。”
保存量,不折不扣完成文艺下乡、戏曲进校园等规定动作,最繁忙时组建3个小分队进田间、入车间、进校园、入社区,每年演出约300场。
提增量,演出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参加各类商演,《写故事的人》《房前屋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一大批接地气的节(曲)目先后登上行业联欢、企业年会的舞台,商演数量逐年增多,2023年达80余场。
2023年,南漳县文工团首次实现收支平衡。
“有人有钱有节目,再有半年,可以安心交棒退休啦。”看着舞台上孩子们闪转腾挪,宋宝庆仿佛看到了40年前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