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余宽宏、通讯员赵璧、朱江)近日,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项目组在郧西县汉江河谷地带发现多处石窟石刻遗迹资源,初步判定是明清时期建成。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古生物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普查工作负责人邹亚锐介绍,经普查组初步查明,郧西县石窟石刻遗迹包含罗汉寨摩崖石刻、佛洞石窟、羊耳洞石窟、罗汉洞石窟、小河口石窟、佛爷洞石窟、双掌佛洞石窟、白鹤岩石窟等至少8个重要地点,其名称大多与佛教相关,涉及店子、上津、湖北口、景阳、涧池、观音等6个乡镇。其中,金钱河右岸、店子镇天宝山的明代罗汉寨摩崖石刻造像保存最好、最具代表性。
普查组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地质背景资料认定:“郧西多数石窟石刻均开凿于古老坚硬的泥盆纪灰岩或前寒武纪武当岩群中,这些岩石最‘年轻’的距今有3.5亿年,最‘古老’的距今8亿多年前。本次发现,充分证明汉江河谷是湖北最为重要的两处佛教石窟石刻遗迹集中区之一。”
“从造像特点观察,郧西的这些石窟石刻与陕西、河南等地的石窟石刻艺术表现形式相类似。”邹亚锐说,从遗迹分布特点来看,郧西石窟石刻几乎全部分布在汉江干流以及汉江北岸重要支流——金钱河的两岸。查阅历史文献可知,汉江—金钱河一线是中国历史上连接湖广地区和关中盆地的重要商贸、文化交流通道,沿途有上津古城、夹河古镇等众多的人文古迹。“从郧西汉江河谷石窟石刻遗迹资源的大规模分布特点看,这条秦岭水道可能是北方佛教文化向南传播扩散的重要轴线之一。”
除郧西外,湖北省内另一石窟石刻集中区位于恩施州来凤县的酉水河谷,以仙佛寺石窟为主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