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孟梦 任昱源
善治国者必善治水。兴修水利、防治水害历来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大计。
治荆楚必先治水,长江东西横贯千湖之省湖北。湖北境内有1061公里长江干线,是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也是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所在地。
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新时代治水兴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十年来,湖北水利以“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不懈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线,为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提供了有力水安全保障。
护江河安澜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湖北是长江的行洪走廊、蓄水袋子,每年要承纳长江、汉江上游及洞庭湖、湘、资、沅、澧共140万平方公里的过境客水,过流量达6000多亿立方米。
防汛历来是湖北“天大的事”。湖北水利部门坚持底线思维、风险意识,科学研判雨情水情旱情趋势,及时调度水库、湖泊预泄预排、削峰错峰、调水补水,防灾减灾成效显著,成功战胜2016年、2017年、2020年、2021年、2023年发生的5次流域性洪水,有效应对2019年严重伏旱和2022年历史罕见的跨年长旱,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其中,2020年,在全省梅雨期降雨总量超过1998年和2016年,江河湖库频频告急的情况下,确保了江河干堤安然无恙,大小湖库安全度汛,因灾损失较1998年和2016年大幅下降;面对2022年发生的1961年以来最严重气象水文干旱,我省水利部门及时调度水库放水、泵站提水、涵闸引水,有效保障农业灌溉和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湖北是水库大省,省内管理水库共6921座,水库数量居全国第五,大型水库数量居全国第一,水库安全度汛是每年防汛的重难点。
突出“防”字,让水库度汛有成效。十年来,我省先后完成8批次447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完成已到期安全鉴定水库4629座,基本做到了应检尽检,我省升级“荆楚水库”监测平台,充分发挥水库在防汛中的“王牌”作用。
突出“建”字。至2020年,我省基本完成所有水库雨水情测报和重要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2021年,我省启动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升级改造建设。
突出“管”字。漳河等8座水库和宜昌市黄柏河流域纳入水利部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我省5个县获水利部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通报,3座水库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评价,131座大中型水库和50个小型水库样板县通过省级评价。
蓄滞洪区被称为“水袋子”,与两岸堤防、水库群并称为防洪体系中的“三大法宝”。
十年来,我省谋划、实施蓄滞洪区工程8个,累计完成投资约88亿元,进一步完善了流域防洪体系。同时,重点推进汉江及其他主要支流堤防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湖北段河道整治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近500亿元。目前正在稳步推进长江干流堤防提质升级工程、洞庭湖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湖北)等项目前期工作。
江河安澜、国泰民安。湖北通过持续实施水利补短板工程建设,不断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目前,湖北境内长江、汉江干流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主要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达到10年至30年一遇,主要湖泊防洪标准达到10年至50年一遇,重点易涝地区排涝能力增加1倍,大中型泵站、灌区全面提档升级,排灌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保护水生态
绘就人水和谐新图景
3月,荆楚春回,花草蒙茸,绿水清悠。在武汉市东湖、南湖,前来春游的市民发现,湖中水草蔓发,长势喜人。
千湖之省,既优于水,也忧于水。十年来,湖北治水事业坚持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面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河湖面貌实现了根本性改善,一条条江河成为惠泽百姓的幸福河湖。
——长效护水,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湖北水域总面积2706平方公里,有列入省级名录保护的湖泊755个、规模以上河流4230条。
如何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我省全面建立河湖长制体系,组织实施7个碧水保卫战主题行动。目前,全省3.8万名河湖长、3000多个联系单位纳入河湖长制责任链,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河湖长制考核评价、履职通报等机制,排查整治河湖“四乱”问题7000余个。眼下,一批家乡河、母亲河再现“鱼翔浅底”景象,武汉东湖、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神农溪等众多美丽河湖引人驻足。
系统开展湖泊综合治理。十年来,开展斧头湖、梁子湖、洪湖、汈汊湖、长湖五大湖泊退垸(田、渔)还湖,共计还湖245平方公里;综合运用截污治污、江湖连通、河湖清淤、湖水置换等措施,实施东(湖)沙(湖)连通,鲩子湖、黄石磁湖等湖泊水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武汉金银湖、黄冈遗爱湖、荆门莫愁湖等一批湖泊建成水利风景区或湿地公园。我省去年10月印发《关于加强湖泊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五大重点任务,系统推进湖泊治理,加强功能保障,保护改善湖泊生态功能。
——保生态安全,守护绿水青山。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十年来,我省以丹江口库区、三峡库区、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等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区为重点,重点抓好具有水土流失治理功能的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下降到2.99万平方公里,比2015年减少近0.56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83.91%。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趋势持续巩固,越来越多的地区实现了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的历史性蜕变。
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我省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发展培育了秭归脐橙、随县油茶等特色产业,先后建成了蕲春龙泉庵、夷陵墩子河、远安鹿苑河、竹山太和等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高效节水,精打细算用好水。
十年来,湖北坚持节水优先,全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向纵深推进,全省38个县(市、区)被水利部命名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县级行政区建成率达到35%以上。
用水少了,效益高了。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年用水量由2012年的129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6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年用水量由2012年的115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50立方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有效提升。
清水润民心
乡村振兴注入“水”动能
小小一滴水,关乎大民生。
从“有水喝”到“喝好水”,湖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从“面的覆盖”迈向“质的提升”,成为群众受益最直接、受益人口最多的民心工程之一。
我省先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安全饮水提标升级工程,总体实现现行标准下省域43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
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全力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全省各类农村供水工程从2015年的100余万处减少至2023年底的14.7万处,其中供水人口万人以上的规模化工程835处。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比例分别达到95.8%、81%,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8个、21个百分点。
多收少收在肥、有收无收在水,水利为粮食连年丰收作出重要贡献。
灌排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十四五”期间,我省共有10处大型灌区、83处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与新建扩建项目纳入全国实施方案。预计项目改造后,将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2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88万亩,新增节水能力10.62亿立方米,新增粮食产量6.1亿公斤。
工程管护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的指导意见、监管指南,定期开展暗访抽查,建立了完善的管护制度和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效果有了明显转变。经过努力,我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768提升至0.537,用水效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