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宽宏 通讯员 叶相成 顾珊 姜谷平
“卫星监测到‘SY266网格处’有疑似漂浮物,该物体呈灰色,漂浮在小河汊的水面上。”3月9日21时47分50秒,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十堰市水保中心)卫星遥感监测系统上报了一条问题信息。10秒钟后,系统自动判定为可受理,并迅速派单给十堰市水保中心郧阳区分中心,该中心值班人员迅速回复“收到”。
3月10日一大早,郧阳青曲镇人大副主席徐朝进迅速带领工作专班,与河道保洁员一起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17时46分在系统内回告:“事件已经妥善处置。”并将清理过程及完成情况拍成照片,与盖章的正式报告一起作为附件上传。
守水护水是十堰“天大的事”。近年来,十堰市加快搭建“水陆空”智慧监测平台,通过构建“1336”水质监测体系,初步形成了全市保水护水“一张网”。
“天眼”昼夜看守
“卫星遥感、云广播、无人机、数字孪生……你能想到的先进技术手段,都有!”说起保水护水新手段,十堰市水保中心工作人员杨洋滔滔不绝,“通过将‘天眼’与‘人眼’有机结合,我们的工作已进入精准化、智能化时代。”
杨洋所说的技术合在一起,便是“1336”水质智慧监测体系。
1月31日,十堰市整合护水保水执法巡护力量,挂牌成立十堰市水保中心,各县市区分中心也在春节前陆续投入试运行,实现了全市保水护水联动共治网络。中心依托“1336”水质智慧监测体系,实现了从空、天、地多维度对丹江口水库水质进行监测。
在十堰市水保中心,杨洋登录监管平台,大屏幕上可看到该系统接入了大量监控终端,尤其是卫星遥感图像让人眼前一亮。“我们把十堰划分成1066个网格,卫星每3天对全市扫描1次,成像精度可以达到0.5米。这意味着,水上漂着的油污、垃圾,在消落带乱耕乱种等,都可以通过遥感影像图发现。”杨洋介绍,卫星还能自动识别广域水体中的氮、磷等多种元素。
无人机高空巡查
“嗡嗡嗡……”3月12日,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柳河口村,1架归巢式无人机正在进行最后的试飞调试,再过两天它就要正式上岗了。
随着无人机离开机巢缓缓升空,几分钟后,监视器上便呈现出壮美的画面——阳光下的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岸边的山坡丛林密布。丹江口联通公司副总经理许烁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刚刚起飞的归巢式无人机,能续航50分钟,可在飞行10公里后自动返回充电,巡航模式下每天最多可以飞12趟。该机主要用于库岸线和入库支流的日常巡护,拍摄的影像资料可实时传送到水保中心,系统设置有预警功能,发现水质问题可自动报警。
“看似直线距离就几千米,走过去起码要半天。”许烁说,库岸许多地方坡陡林密,开车难以到达,只能靠步行踩点。通过无人机在高空无死角巡查,可有效弥补传统人工巡查费时费力、视觉局限的短板。
管道机器人做“肠镜”
3月13日,丹江口市住建局城建股股长王汝伟正忙着用机器人给排水管网做检测。这个其貌不扬的管道机器人脚踩4个轮子,身后拖着长长的尾巴(线缆),头灯犹如一双眼睛。
“你可别小看它,作用大得很!”中国市政中南院现场负责人陈杭介绍,以前排水管网检测主要靠人工,管径太小,工人无法进入管网内部。有了这个机器人,问题迎刃而解,它不仅能伸能缩,还能边“爬”边拍,对管道隐患点进行特写,工作人员在电脑上就能看到管网内部的情况,而且检测过程中不会对管网造成损害。“这就如同给丹江口的地下排水管网做了一次肠镜,让大家可以直观找到‘跑冒滴漏’的地方,然后进行管网修复,防止污水流进库区。”
目前,管道机器人已经在丹江口市完成了440公里的污水管网检测任务。
记者手记
“守井人”要会“十八般武艺”
□ 余宽宏
全国两会期间,丹江口水库再次出圈,引发强烈关注。建设丹江口库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先行区、发挥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生态效益,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今年恰逢南水北调中线通水10周年,清澈如碧的汉江水沿着调水干渠一路向北,已累计向北方送水620多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1亿多人,为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保障首都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注热度不减,是对“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期待,更是“守井人”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对于十堰而言,保水护水是天大的事,天大的事就要尽天大的责。
新征程上,十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正苦练“十八般武艺”,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四化同步发展,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十堰篇章,以一市之光为全域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