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4日

以“十六字”治水思路引领湖北水利高质量发展

□ 廖志伟

阅读提要

■湖北作为水利大省、千湖之省,坚决扛牢治水兴水责任使命,以“十六字”治水思路引领水利高质量发展,推进荆楚水利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十六字”治水思路规律性的认识,形成了荆楚治水“方法论”。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和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重要时期,必须一以贯之落实和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推进新阶段荆楚水利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水利篇章。

(一)

2014年3月14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部署国家水安全,指明了新时代治水之道。湖北作为水利大省、千湖之省,坚决扛牢治水兴水责任使命,以“十六字”治水思路引领水利高质量发展,推进荆楚水利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十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水利投资从2013年的112.3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704.5亿元,历史性地迈上700亿元台阶。完成两轮“补短板”建设,全省防洪、排涝、供水等工程体系更加健全完备,湖北的江河干堤长度、大型水库座数、大型排灌泵站装机容量、分蓄洪区数量和容积均居全国首位。

——十年来,水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有效应对2016年98+洪水、2017年汉江秋汛和2020年长江流域洪水,成功战胜2017年、2018年局部严重伏旱及2022年、2023年特大旱情。中小河流防洪排灌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大江大河在防御标准内洪水时,一般年份可不致灾。

——十年来,水利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2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告别吃水发愁历史,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比例分别达到96%、96%和81%,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实现重大进展,农田灌溉保证率由2012年的40%左右提高至2023年的65%以上,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75亿公斤。

——十年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效提高。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由2012年的129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6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15立方米降至50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768提升至0.537,水资源管理与生产力布局、结构和规模更加协调有序。

——十年来,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建成河湖长制体系,组织实施7个碧水保卫战主题行动,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7000余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758平方公里,越来越多的河湖流域呈现勃勃生机。新增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56家、绿色小水电159座,东湖、金湖获评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汉江、清江入选全国最美家乡河。

——十年来,水利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水利法治建设成势见效,河道采砂、河湖长制、水利工程管理等一批法规颁布实施;水利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水利部白蚁防治重点实验室加快组建,水利数智化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智慧水利建设起势发力;水利改革持续深化,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建成率超35%,水利“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好评率不断提升,信贷金融社会资本投入从2013年16.3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46.1亿元,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迈得更稳更快。

(二)

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十六字”治水思路规律性的认识,形成了荆楚治水“方法论”。

必须牢固树立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节水观,把节水优先贯通于观念、政策、措施各方面和生产、生活、生态各领域,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既算好水账,先节水后调水用水;又提高用水效率,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进水资源保护利用从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必须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方位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促进人口、经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空间均衡,提高水资源管理与生产力布局适配性,“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以水资源格局支撑保障发展格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尊重自然规律和治水规律,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水网构建实现流域区域、岸上水下、自然资源和社会要素互济共享,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恢复河流生命,修复流域生态,建设流域风光带、经济带、城镇带。

必须深化“两手发力”格局,用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让市场在水资源配置、水价水权改革、水利投融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提供公共水产品、水治理、水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治水格局,不断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和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重要时期,必须一以贯之落实和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推进新阶段荆楚水利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水利篇章。

全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自觉把水利工作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动,深刻认识治水在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力落实《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沮漳河、富水2个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和5个湖泊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推动小流域试点稳步扩面增效。支持三峡库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丹江口库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先行区建设,配合开展重大规划编制、重大政策研究,谋划布局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全力打造国家水安全战略保障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优化配置能力建设,提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促进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保障荆楚安澜。根据省内长江、汉江、清江3个一级流域和16个二级流域片区水系特点和湖北在国家水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统筹安全与发展、城乡区域与资源环境,统筹水安全设施建设与农业灌溉水利建设、水资源利用和产业布局及城镇建设、水环境保护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连接畅通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高标建设省级、县级水网先导区,进一步优化“纲、目、结”工程布局、机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构建“三江多支贯通、百湖千库联调”的现代水网格局,牢牢守住流域水安全底线,全面提升湖北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强化河湖长制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是治水最本质的目标要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河湖长制,加强河湖综合治理和保护修复,严格水域空间岸线管控,强化涉河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深入实施幸福河湖共同缔造、母亲河复苏、河湖“清四乱”等行动和“关爱山川河流”“爱我千湖”等活动,全面实施河湖健康评价,广泛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建立健全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国土空间、生态空间合理布局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良好河湖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新时代治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引领推动了新阶段湖北水利高质量发展。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坚定不移用“十六字”治水思路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湖北水利强省建设宏伟目标必将变成美好现实。

(作者系湖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 2024-03-14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66392.html 1 以“十六字”治水思路引领湖北水利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