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袁平 岳黎
3月6日上午,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园艺村黛狮渡口,几位村民静静坐在岸边,一人一根竿等待鱼儿上钩。江上,一排大小不同的农副产品运输船依次排列。
三斗坪镇地处长江西陵峡南岸,自古便是出川必经之地。村党支部书记刘晓华介绍,过去这里叫黛狮滩,水流湍急,船舶经过需要2个到3个纤夫拉船过滩。
来往货运船只孕育了峡江码头文化、船工号子、打碗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渡船曾经是三斗坪镇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时代发展,路通、桥通,出行方式更加多样,2014年沿岸渡口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只剩下黛狮、石牌两个渡口。
刘正兰今年69岁,家住园艺村二组,在渡口附近生活40多年。20世纪80年代,她和丈夫一起贷款买了一艘木船专门运送货物。当时集镇通往市区的都是泥巴路,出一趟远门不易,货物大都通过水运,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停靠,这一干就是10年。
三峡大坝开始建设后,三斗坪镇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工程建设也让坝区有了公路,船运客户减少,刘正兰改行开起餐馆,生意火爆,她还将自家楼房改成旅社用来招待客人。门前渡口,船只也从载50人升级为200人。
三峡工程建设期过去后,三斗坪镇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餐厅顾客越来越少。她和丈夫去云南做生意,直到2015年,三斗坪镇因旅游再次火爆。
一船又一船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感受峡江文化,观摩三峡大坝和五级船闸,集镇街上民宿、餐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刘正兰在街上开了一家超市,儿子在街边开了一家快递公司。
原来繁忙喧嚣的渡口,现在已变成峡江文化的一个节点,成为游客了解历史变迁的一处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