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惠
今年春节前后,两轮冻雨落江城。
一架架红色无人机,挂载木制除冰棒,为武汉电力线路、房屋树枝“破冰”,凌空一击,场面震撼,被市民盛赞:“酷!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这一架架无人机从哪里起飞?请跟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电鹰科技一探究竟。
十年磨一剑
“我们公司是2014年成立的,一直致力于中大型AI无人机研发生产、应用服务及技能培训。”在光谷地标“马蹄莲”G4栋2楼,记者见到了电鹰科技创始人蔡晓东。
20年前,国内无人机行业还是一片空白。2006年,开始有人涉足无人机领域,但其成为一个产业,是2010年之后的事。随后,历经近15年发展,各地从事无人机产业的企业不断增加,大批跨领域、多学科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
敏锐洞察到这一行业“风口”,电鹰科技开启10年的翱翔之旅。
公司成立之初,便扎根创新沃土——武汉光谷,次年即实现首款无人机量产,并应用于电力、公安等行业。2018年,“电鹰AI无人机”在北京中关村发布,次年,公司入围工信部人工智能技术揭榜企业。2020年,电鹰科技入选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全年营收首次迈上千万级台阶。
“以前,看热闹的人多,买单的人少。”蔡晓东坦言,公司初创时,头三年的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年营收达到500万元用了好几年,直到2020年才驶入快车道。
如今,在民用领域,电鹰科技无人机广泛应用于电力和新能源运维巡检、公共安全管理、生态环保林业巡查、航空测绘等行业,累计飞行起降超10万架次。
2023年,电鹰科技全年营收超3000万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即完成了去年全年的总量,预计2024年营收可达1亿元。
“客户只用提需求”
“这是我们从钓鱼竿上获得的灵感。”2月28日11时许,电鹰科技技术人员石杰一早刚测试完无人机,就马不停蹄回到生产车间,为另一台蓝色无人机装上“钓鱼竿”。
这台无人机,是专为风力发电的风机做防雷检测的,型号为1600。
原来,风机叶片上有一个防雷设备,类似避雷针,需要定期检测。由于无人机升空后,高空中会有风,加上桨叶高速运转,会导致无人机出现控制偏差,因此,无人机需要与风机相隔一段距离,才能安全地进行检测。于是,大家开动脑筋,为这台无人机装上了一个1.2米的可伸缩长杆。
现场,记者试着一人在地面展开长杆,最长可达4米,由于是碳纤维制作,非常轻便。“明天这台无人机就将运往云南,我们的‘飞手’已经过去了。”技术人员蔡漩、贾文航是“00后”,他们一边为无人机进行线路焊接,一边说。
“客户只用提需求,具体怎么干,我们自己想办法。”蔡晓东介绍,通过数年自主研发,公司已取得50项专利和技术成果,开发了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避障感知系统,让无人机实现智能仿生、目标追踪、多任务探测等功能,应用于多领域巡查巡检、数据采集、高空作业,搭建了应用服务的技术闭环。
当天上午,从“马蹄莲”G4栋到G3栋,记者行走在电鹰科技100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300平方米的测试及生产车间,以及5000平方米外场测试培训基地,看到不少技术人员在忙着测试和研发,还有前来应聘的大学生。
“今年我们公司团队要从30多人扩张到60多人。”谈及公司员工年龄段,“75后”蔡晓东笑称自己是“独苗”,九成是“90后”“00后”。公司主要技术团队成员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核心团队有3人入选“武汉光谷3551人才”。
如今,依托每年营收占比高达20%的研发投入,电鹰科技的业务发展,立足湖北,辐射北京、江苏、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多地,今年的项目规模较去年增长了2倍。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武汉发展低空经济有基础。”蔡晓东说,武汉九省通衢、高校云集、企业扎堆,在与无人机行业相关联的技术、制造以及院校专业等多方面均有支撑。
放眼湖北,全省无人机行业市场主体有2600余家,以无人机为主业的约有150家,一半在武汉;从业人员至少过万人,其中一半也在武汉;2023年产业规模约20亿元,武汉占比超六成。
“无人机可以赋能多个行业,近两年的需求大量提升。”蔡晓东的另一个身份,是湖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对于湖北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方向,他给出的回答是——做会飞的机器人,开启“无人机+”时代。
当下,电鹰科技正在专注研发仿生飞行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城市高楼幕墙清洗、外墙检测、高楼灭火、高空救援、森林灭火等;开发数字孪生在能源、水利、林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服务,不断向无人机产业更高的方向挑战。
“方向要选准,走特色之路。”2022年4月,湖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成立,60余家会员单位“抱团”学政策、招商、交流。“小型无人机赛道已经很成熟,未来,要做中大型无人机的制造和应用。”“无人机,以前只是‘会飞的照相机’,以后要做‘会飞的机器人’。”在协会组织的多次研讨会上,大家提出了许多思考和建议。
今年1月1日,我国无人机的首部管理法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开始施行,一个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已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