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河口市以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为引领,扎实推进强县工程,实施城乡规划“一张图”、服务“一体化”、建设“一盘棋”,持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双循环、全链条+农村物流+电子商务”经验被交通运输部纳入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两回两带”工程入选湖北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获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
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步履不停。老河口市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书写乡村振兴华彩篇章。
统筹城乡 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新高度
“真没想到,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上学、看病都方便了,燃气、快递、5G网络、公交都通了,城里人有的我们都有。”张集镇农民熊建军高兴地说。
近年来,老河口市持续实施互联互通工程、亮化工程、净化美化工程、污水处理及垃圾治理质效提升工程、“厕所革命”提升工程等,城乡基础设施迈向新高度。
2023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08.38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2284.87公里,形成市镇村全域公交网络,公交化率达100%。在217个村主干道、公共活动场所,配置电力或太阳能路灯10827盏,195个村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125个。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新建乡镇、村垃圾转运站31座,新建改建农村卫生户厕39938户、农村公厕222座。
该市有序推进交通物流、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4%,行政村5G信号覆盖率达100%,农村快递通村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燃气主管道覆盖率达70%,启动75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
两回两带 激发农业特色产业新活力
“我们种的有黑珍珠葡萄、无花果、草莓等水果,年销售额超过60万元,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2月26日一大早,“80后”胡冬子便来到洪山嘴镇洪山嘴村果蔬大棚忙活。
该镇打造了“两回两带”创业基地核心区。“2021年7月,村支两委将土地集中流转,建果蔬种植产业园。”洪山嘴村党总支书记杨飞介绍,由于投入较大,大棚基地曾一度闲置。得知胡冬子在广东做水果批发生意,有资金有渠道,便邀请他回乡投资。
另一位“80后”郑伟,返乡成立王府洲府洲村供港果蔬基地,在村里流转800余亩土地种植蔬菜,投资千万元兴建冷库,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带动村民100余户,年销售额约5000万元。
老河口市大力实施回乡就业、回乡创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两回两带”工程,蹚出一条以乡情为纽带,引爆“能人”回乡、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促进乡村振兴新路径。同时,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效果清单,对返乡创业者实行“一对一”服务,各乡镇街道成立项目投资超市;出台支持“两回两带”10个方面32条措施,落实融资贷款、土地流转、金融保险等政策,疏通创业中的堵点、难点。全市累计回乡创业1378人,带动就业4094人,新增实体投资重点项目93个,投资总额40亿元。
目前,老河口市基本建成生猪、牛羊、特色淡水产品、林果四大产业链,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走进仙人渡镇马家岗村和白鹤岗村结合部,一家以“现代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为导向的现代渔业产业园映入眼帘。建成后,可年产鲈鱼100万公斤、四大家鱼250万公斤,年产值1亿元,有效带动渔民及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位于园内的天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通过池内循环生态养殖系统,鱼粪回收用作肥料,废水经净化后再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这是老河口渔业产业由“粗放”向“规范”转变的一个缩影。长江十年禁捕后,老河口市抢抓高质量推进汉江流域综合治理及统筹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高效设施渔业,推进水产品深加工发展,完善产业链条,现代渔业迅猛发展。
春雨黄桃全国闻名,桃产业是老河口市又一张闪耀的“金名片”。
沿江而行,7.72公里的环梨花湖旅游公路两旁,种植着春雨黄桃、汉水大仙桃、蟠桃、血桃、油桃、毛桃等十多个品种的桃树。据悉,全市桃树栽种面积3.5万亩,涵盖早、中、晚熟各周期,采摘期从5月持续到11月,鲜果年产量5万吨,年产值达4.2亿元。
桃产业链不断加粗延长——老河口开启水果种植“5G+智慧农场”时代,建立水果智能分拣系统,京东农场首个数字化黄桃基地落户光化办事处雷祖殿村;汉粮楚果食品有限公司优化果品加工工艺,年加工果品罐头6000吨;每当春意融融时,开展赏花游、采摘游等体验式乡村游,举办一年一度的文化旅游节……
眼下,老河口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加快推进,牧原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建成投产。竹林桥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相继建成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水产、畜牧、水果),实现了一个产业一个园区。
共建共享 打造城乡公共服务新格局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河口市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尽开颜。
坚持以优质均衡为主线,建立完善人民满意、普惠均等的优质教育体系——
按照“城带乡、强带弱、优带差、大带小、整体做强”思路,全市组建7个融合型教联体、24个共建型教联体,涵盖所有义务教育学校。4个教联体列为省级试点,入选数量位列襄阳第一、全省领先。探索实施普“十二”教育,2023年秋高中学位增加至5400个,初升高入学率94.38%,顺利实现高中“渡峰”。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卫生健康体系——
建设医共体,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成立了以一医院、中医院为龙头,16家乡镇卫生院、214家村卫生室为成员的2个紧密型医共体,启动一体化、智慧化、网格化的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医共体内同质化服务。在全省率先设立“医疗救助慈善基金”,形成“城乡基本医保+大病保+防贫保+慈善救助”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坚持以补齐短板为重点,建立完善均衡可及、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建成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返乡人员数据库、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人员数据库“四库”,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和监测体系;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打造襄阳首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市乡一体、上下联动”政务服务模式,完善1个市级政务服务中心、10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255个村级便民服务站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擦亮环境 共绘宜居美丽乡村新图景
顺着绿岛路进入王府洲,观赏八一村的月季、太山村的金桂、晨光村的百竹、府洲村的果蔬,再来一场露天电影、参与一场音乐节,成了老河口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是整洲全面推进,还是突出重点逐步推进?曾经我们也拿不定主意。”酂阳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沛说,街道党工委充分调研后,考虑到王府洲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再加上各村渔民“洗脚上岸”,他们的生产生活必须一并考量。整洲推进王府洲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共识。
帮农户设计展板、筹备麦田音乐会、对接研学团队……“农创客”童俊忙得不亦乐乎。孟桥川水库边的“丹丘觅境”艺术民宿区,白墙灰瓦,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好似世外桃源。艺术民宿区10栋不同主题的民宿小院全部建成,还有餐厅、研学课堂、美好生活体验馆、音乐酒吧等公共空间,成为艺术文化的聚集区和创新消费新场景。2023年“五一”长假,“丹丘觅境”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老河口市坚持全域旅游定位,规划建设“一带两片三线”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带,打造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百里丹渠”、生态登云湖,以及民俗文化李家染坊村、红色旅游夏诗荷雨村、奇石文化西关村、绿岛王府洲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样板,完成108个“擦亮小城镇”项目,完成农村“两基”补短板强弱项三年行动建设任务,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整体推进“五清三建两管一改”工作,20个村被评为“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13个村纳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名单。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老河口市以乡风文明促规范提升,以乡风文明谋幸福跨越,铸牢乡村振兴之“魂”。
不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全域创建活动,全市市级以上文明村131家、文明乡镇7家。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制定《老河口市“时间存折”管理办法》,建成积分超市229个,发放“时间存折”4万余本。年均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送文化下基层、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活动220多场次。如今的老河口农村,呈现出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新气象。
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社会治理新气象
老河口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五共”理念,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奏响基层治理“交响曲”。
准确把握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丰富内涵,在万人同心、百村同治“双百工程”中探索出“同心聚力·共同缔造”等十种模式。夏诗荷雨村挖掘本村红色文化,打造“堂厅会”共治模式,成为集文化旅游、观光体验、特色食宿于一体的“同心聚力·共同缔造”示范村。油房湾村通过发展产业、全民共享,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0万元以上“产业带动”模式。仙鹤社区通过“三邀”“八个一”,即邀回归、邀创业、邀善举;一网络、一个站、一手册、一书屋、一堂课、一平台、一扇窗、一台戏,转化为“楼栋自治”模式。绿岛王府洲通过“积分超市”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参与治理、共建和谐乡村的良好局面。西关村新阶层新乡贤统战理事会,采取“五线工作法”助力基层治理。孟楼镇依靠“六联兴孟”共同缔造鄂豫交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李河村实施“五名”工程,通过“以文化人”推动“同心聚力·共同缔造”。秋风路社区构建综合治理“三三制”模式,使老旧小区变成“美丽家园”。李家染坊村实施“三乡工程”,“同心聚力·共同缔造”有声有色。在全国率先提出金融领域统战工作新课题,推出“统战+金融+民营企业”“统战+金融+乡村振兴”“统战+金融+基层治理”的“三维一体”全新“村银共建”模式。
仙人渡镇总结创新矛盾纠纷联排摸总量“清底”、联调去存量“清仓”、联防控增量“清源”的“三联三清”工作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连续10年无命案。该镇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袁冲乡夏诗荷雨村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力量,多次召开群众会、庭院会,建成2批15个由群众共同谋划、参与的项目,涵盖环境整治、道路拓宽、树木种植等6大类,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热情高涨。该村荣获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共同缔造试点村”称号。
孟楼镇李河村创新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方式,推选有威信、懂政策、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村民当“平安知客”,收集矛盾纠纷,宣传村规民约,参与纠纷调解,探索出一条务实管用的平安建设新路径。该村获评“全省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创新试点村”。
阔步在老河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看到最多的是“实干”场景,听到最多的是“发展”话题,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加速铺展。
策划:老河口市委农办、老河口市农业农村局
撰文:谢国清 徐斌